评论:宽带提速,首先得保障用户选择权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电信、联通的主动发布“整改”声明的情况下,业内轰动一时的发改委针对宽带接入市场的反垄断调查似乎正在走向终结。但围绕宽带提速的话题其实还有很多,例如近段时间炒作得很是凶猛的“提速是不是免费”的问题就颇为引人关注。在我看来,在宽带升级这个问题上,资费下降还只能算后话,更重要、更基础则是“有没有得用”的问题,也就是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机会在物理上具备连接光速宽带的能力?
之所以有这样的疑问,主要是因为两位同事的遭遇所感。同事一,对宽带速度高度看重、对价格不甚感冒,于是看到有20M宽带接入提供时果断选择了入手。结果虽然他所处的是新建楼盘,理论上也早已具备了光纤接入能力,但最终还是花费了近一个月时间才体验到高速光网的快感。期间线路问题、安装问题、设备问题层出不穷,就算是在小区物管大开绿灯的情况下,光纤从入楼到入户的这最后几百米也走得“艰难无比”;另外一位同事的遭遇更加悲催,趁年底优惠交了升级12M宽带的钱,想要好好爽快一把,但因为线路建设的问题,却最终只能享受到6M宽带的服务;当然更加杯具的还包括我,楼盘已经住了好几年,时至今日仍没有选择宽带接入服务商的权利,只能用E家宽,别说12M、20M宽带了,连电信号称的4M最低宽带接入标准也没有机会尝试。
以上种种状况说明什么?说明在宽带提速大潮涌动的时代大背景下,其实仍有众多“最后一公里”的接入小难题并没有得到切实的解决。就以广州来说吧,过去十多年宽带发展都以铜线电缆的ADSL为主,如今要改为光进铜退了,光是线路改造就肯定不会是小工程,就算电信运营商有数十亿的资金投入意愿,但是铺管线、拉光纤等工程建设还是需要时间的吧,新建楼宇还好一些,那些老城区数十年积累的密密麻麻的线路梳理怎么可能不花功夫?最可怕的是,以笔者多年的宽带体验来看,“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的关键其实并不在建设投入和工程进度方面,中国强势的物业管理和物管公司因为宽带线路建设牵扯的复杂利益关系才是居民们最后能够用上怎样的宽带的最终决定力量。还是以笔者居住的楼盘为例,其发展商旗下的绝大部分楼盘只有e家宽一种宽带服务可选,其它宽带服务商一概进不去。虽然国家有明文规定此种做法不合法,各类媒体数年间也对此现象有不下十次的批评报道,但情况依旧、低速依旧,如此“强势”的房地产开发商和物管公司面前,光网提速又何从谈起呢?
要知道,我国《电信管理条例》中早已明确规定电信业务经营者不得以任何方式限制电信用户选择其他电信业务经营者依法开办的电信服务,而《物权法》中也规定配套电信设施应属于业主共用设施的一种,是开发商建设小区楼盘时必须建设的满足建筑物专有部分功能需求的配套设施之一,应该归业主共用。但有法可依并不代表着有法必依,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执行保护,用户连基本的宽带服务选择权都已经丧失,奢谈提速有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