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移动除夕共发11亿条短信 比去年增1.3亿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边发微博边发短信拜年,这成为今年春节很多人的春节贺岁新生活。微博拜年异军突起,但手机短信也并未“式微”。专家认为,各种拜年方式百花齐放,体现新媒体交融,最重要的是别把拜年当任务了。
昨天,江苏移动的除夕短信统计数据新鲜出炉:除夕,全省用户发送短信首次超过十亿条,达到11亿条之多,比上年除夕增长了1.3亿条。
不过短信遭遇到微博等其他新兴方式的强劲挑战,增速出现了放缓。就江苏移动用户来看,去年春节前的除夕短信发送量9.7亿条,比上一个除夕增长了1.6亿条,增长率20%;今年这个除夕短信发送量11亿条,增长1.3亿条,增长率13%,只有上年的六成半。目前江苏移动全省用户已接近6000万户,平均下来相当于每位用户发送了十多条贺岁短信,这个数字和往年比也不算多。除夕当天,除了短信量比平时大增,手机上网流量也达到一个高峰。这说明,可能有很多人是拿着手机上网发微博、或上QQ等方式来拜年。
拜年短信虽然是一种已被广泛接受的春节“新民俗”,但容易千篇一律,所以今年新浪微博上一条流行的段子就是:“2012最尴尬的事情,莫过于,有人发:新年快乐!你却对着这个陌生的号码发呆。但是又不敢问:你是谁……”这迅速引起了众多网友的共鸣。
微博、飞信、微信等新方式的兴起,更加“低碳”、个性化的拜年方式广受年轻人青睐,一条微博就可以@多位好友送出祝福。南京市民夏先生,这两天总是手里摆弄手机,电脑放桌上,边发短信边看微博,“双屏”拜年好乐呵!“手机收到有意思的龙年祝福段子,通过短信方式,很快可以显示在微博上了”,夏先生高兴地介绍他的“双屏”经验。
技术不断进步,拜年的意义没有变。南理工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新闻系主任骆冬松的观点很有趣:普通青年拜年用短信,文艺青年拜年用微博,微信、飞信更成拜年“小清新”,“贺岁方式多种多样,体现了新媒体的交融。外在形式只是载体,最重要的是拜年的那份心意,体现了中国人重亲情的过年情结,如果当成纯粹的任务就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