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全力阻击垃圾短信维护消费者权益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编者按:手机短信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信息交流和沟通的主要方式,尤其是在欧美和亚洲,手机短信的发送量非常惊人,因此短信也成为垃圾信息发送者的温床。大量垃圾短信的出现,直接侵害了手机用户的各种权利,成为全球性的公害。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各国和地区的管制部门以及行业经营者不得不开始向移动垃圾短信息宣战。对我国垃圾短信治理工作来说,一方面要积极探索治理办法,另一方面还应充分借鉴国外整治垃圾短信的经验。
手机短信息服务因其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特点,已逐渐成为便捷的交流和通信手段,并在交通预警、抢险救灾以及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公益性事务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截至2011年年底,国内短信用户近8亿,彩信用户超过2亿,短彩信服务已经广泛覆盖全国大部分人口,2012年4月单月发送量达到了708亿条,全国的手机用户人均接收7条。如此高普及率的信息通信工具,也常常被商业广告和不良信息发送者所滥用,令消费者不堪其扰,甚至遭遇欺诈、犯罪、色情等违法违规与不良信息的侵害。因此,有效治理垃圾短信并坚决斩断垃圾短信利益链,与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
抓住要害 重拳出击
工信部为综合治理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垃圾短信息问题,净化短信息服务市场环境,保护用户合法权益,促进短信息业务健康发展,长期致力于全国垃圾短信治理工作。2008年以来,建立了“长效治理机制和网间联动工作组”并两次开展专项行动,有效遏制了群发类垃圾短信泛滥的势头。针对当前治理的重点是“点到点、低频次”垃圾短信的现状,2011年11月,联合外宣等部门进行了相关联动组织协调,开展全国垃圾短信治理工作。
2012年3月,央视315晚会再次曝光个别地区的运营商参与群发垃圾短信后,工信部迅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予以整治,并于3月27日开始在电信行业开展为期3个月的端口类短信群发业务清理整顿专项行动,要求三大运营商尽快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垃圾短信发端、收端过滤系统。重点是大力清理整顿利用基础电信企业自有端口和行业类应用端口、信息服务经营者自有端口和个人通信号码(含小灵通号码、手机号码和固定号码等)开展经营性群发垃圾短信的行为。截至4月底,2012年累计处理违规滥发垃圾短信息群发行业端口1336个,SP端口59个,尤其是处理自有短信息群发业务端口2022个,力度之大超过了历年总量之和。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均将垃圾短信治理成效纳入集团的经营业绩考核指标,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到监管考核上。
目前,中国移动搭建了“10086999”免费短信举报平台,并建成全网垃圾短信举报处理平台,为全网处理人员提供了便捷的举报处理技术手段,解决了省际间垃圾短信处理难的问题,实现了收到举报信息后在48小时内回复用户。
中国联通也尽力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开设举报平台,并明确垃圾短信投诉举报处理时限、流程,统一客服解释口径,对实名举报用户,核实后还将给予适当奖励。
中国电信则开通了针对垃圾短信的举报平台,用户收到垃圾短信后可以拨打客服电话或发短信举报。而一旦举报事实被认定,会尽快进行删除、屏蔽等处理。
从治理效果看,2012年1~5月垃圾短信的用户投诉量月平均值下降到了14万起,而2011年平均为21万起,2010年为23万起。其中,中国电信4月和5月份同比大幅下降了七成,治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齐抓共管 综合治理
虽然治理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应该看到垃圾短信治理工作仍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涉及面广,情况极为复杂。事实上,垃圾短信的利益链涉及广告主(发什么内容)、广告商(谁策划)、发送渠道(通过谁发送)、接收终端(谁来收)等多个环节。短信内容是否违法主要由公安部门来界定,广告商的资质则由工商部门来审核,通信运营商主要负责发送渠道环节。
在内容环节上,工信部已经和公安部达成了共识,对用户举报的垃圾短信中涉嫌公安部(公通字【2005】77号)文件规定严格禁止的五大类违法违规信息,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除依据国家相关法律追究刑事责任外,还协同通信运营企业依法对发送者进行停机、关闭短信发送功能等处理措施。2011年1~10月,共有5995起违法事件由公安机关进行联动处理,对震慑通过短彩信渠道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违法违规者极有威力。
在广告商资质的审核上,需要清理无合法广告经营资质的短信类广告商,根据用户举报的短信证据,依法查处和取缔数量庞大的地下黑广告商。
在发送渠道方面,为有效应对各类复杂情况,电信运营企业应有必要的长期投入,不断提升技术防范水平。当前垃圾短信发送手段越来越技术化,发送行为越来越隐蔽,各类专业智能的垃圾短信发送设备不断升级换代。因此,必须利用更加先进的信息技术加强应对,认真研究和实施,对全国范围内的垃圾短信产业链进行有效监测、治理调度和及时预警,对市场和消费者的呼声进行调查和分析,全方位、多渠道对垃圾短信相关信息和数据进行深入的挖掘与分析,准确研判和快速响应。
在手机终端环节,随着智能终端的不断普及,各类客户端安全软件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调研显示,截至2011年第四度,中国手机安全产品激活用户数首次破亿,达到1.005亿。据相关报道,通过在手机上安装防垃圾短信软件,成功拦截的垃圾短信达到了数百亿条,为不少用户有效解决了困扰。
总的来看,只有抓住影响垃圾短信的关键要素,联合各界力量齐抓共管,切实减少垃圾短信的可乘之机,消除防治洼地,才能最终形成合力,形成长期有效的治理局面。
依法治理 公开透明
点到点短信是属于个人通信,受法律的保护,电信企业无权事先检查和监控,短信的发送和接收过程也没有法律依据进行监控。因此,事前审查和取证方面存在法律难点。
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并依据公开信息掌握证据,工信部鼓励广大电信用户通过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三大运营企业的客服举报各类垃圾短信,用户可通过电话、邮件、微博和手机客户端等多种方式进行举报。随着治理工作的日益深入,还需要建立透明的垃圾短信治理信息发布机制。工信部将牵头,及时、有效地向消费者和全社会披露垃圾短信治理工作进展情况和现状,对可能产生的问题、需要采取的防范措施进行预警与通报。[!--empirenews.page--]
总之,垃圾短信治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治理工作仍然面临着来自市场利益驱动的违法违规者的挑战,我们必须依托机制,常抓不懈,坚决维护消费者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