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移动网络建设现上海模式 高额进场费被取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迟到今年年底,上海还将开通5条新地铁线或延伸线(以下简称新五线),新增40座地铁站。《IT时报》记者得到的独家消息显示,上海申通地铁已经就新五线的通信设施建设模式,与上海电信、移动、联通签署合作协议,届时,手机信号将与地铁线路同步开通。值得关注的是,以往困扰运营商的一次性“高额进场费”在新五线中将不复存在,设施资源使用和服务费用也大幅下降,市民将再不必担心,地铁中没有手机信号了。
成本和收益不成比例
2009年5月29日开始,《IT时报》多次对移动基站建设难的问题进行跟踪报道,尤其是在7月初8号线开通后,独家曝出上海地铁公司和电信运营商因天价“入场费”谈不拢,最终屏蔽8号线二期手机信号的新闻。尽管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下,8号线的手机信号在1周后恢复,但地铁与运营商之间的谈判始终没有停止过。每当地铁有新线开通,都会涉及到的一个问题是,每个站点120万元的“进场费”、40多万元的维护费要不要付?
根据记者得到的数据,从2001年到2011年底,三家运营商共同支付的进入轨交通信配套费为13亿元。仅2010年,三家运营商就支付了2.54亿元的进入成本。“运营商是国有企业,要承担社会责任,这真不是一句空话,如果纯粹从商业利益考量,运营商肯定不会进。”一位运营商内部人士给《IT时报》记者算了一笔账,2010年三家运营商在全年轨交(地下站)话务总量收入为3950万元,收益率仅为15%。
节省费用超亿元
2012年5月,双方终于达成一致,签署了《上海轨道交通新五线公众通信设施资源使用合同》。7月下旬,《IT时报》记者拿到了这份最终版合同。新版协议中,取消了每家运营商一次性120万元的进场费,仅此一项,新建40座站点将为三家运营商一次性省掉1.44亿元。传输增量费用也没有了,据了解,以往每家运营商每年需支付给地铁的这笔费用为10万元/站,目前,上海轨道交通全路网共有208座地下站,为此,三家运营商每年可节约费用6240万元。
省不掉的是运营商每年支付给地铁的设施资源使用和服务费(所谓综合配套服务费),相较从前单个运营商每年每个站点44.7万元的费用,新模式也有了大幅下降。
运营商将拿回建设权
此番双方的合作,某种意义上应该算是中国移动网络建设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因为它让运营商拿回了轨交系统中移动通信网络(分布系统和传输系统)的建设权和经营权。以往除一号、二号线外,其余九条线路的移动网络系统均由申通地铁建造完成并出租给运营商使用,运营商因此必须支付高额进场费。
据《IT时报》了解,谈判中,双方的根本分歧是,运营商认为,上海地铁的移动传输网络、分布系统,应属于基础电信业务,而根据《电信条例》,“未获电信运营许可的部门或单位无权建设公众移动基站等基础电信设施。”但地铁方认为轨交民用通信配套不属于城市轨道交通强制性标准,地下空间也非《电信条例》强制要求通信覆盖的区域,因此并不适用《电信条例》。
“谈判过程异常艰苦,每次都是几乎谈崩了,一方拂袖而去,过几天,再由市里面相关领导出面,拉到一起继续谈。”一位曾参与谈判的人士告诉《IT时报》记者,仅新五线的谈判,便从去年4月谈到了今年5月,直至最近签订合同,整整用了一年多的时间。
由于三家运营商始终在谈判中抱成团,坚持共进共退,上海市政府也派专人协调并多方斡旋,最终,地铁方同意,将建设权和经营权转交给运营商,但由于地铁建设的特殊性,新五线仍由申通根据运营商提供的通信标准代为建设,三家运营商支付建设费用。已有的老线路,将由运营商根据一定的成本核算回购,最终实现所有权均由运营商持有。
地铁信号不佳或将改善
“表面上看起来,这只是两大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但最终受益的将是老百姓。”一位业内专家如是表示,在他看来,由运营商独立承担建设和运营后,地铁中的手机信号将有望得到极大改善。
记者拿到的一份由第三方机构——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在2011年12月做的地铁区域通信网络测试评估表显示,三家运营商在地铁中的覆盖率均在90%以下,其中移动和联通的GSM掉话率分别为8.8%和7.96%,远超工信部掉话率小于5%的要求。
调查的结论是,由于申通地铁集团建设和参与维护的分布系统,远不能达到通信行业网络覆盖和系统性能的最低要求,这给运营商的网络覆盖和电信服务带来很多困难。
“如果由运营商自建,这些指标应该会得到提升。”一位电信运营商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每年企业内部都会对关键指标进行测试,而且是相关部门的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