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支付从概念走向实用 撬动千亿消费市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招商银行日前与HTC结盟,推出搭载内置招商银行“手机钱包”应用的三款智能手机,吸引眼球,而这也成为国内商业银行在移动支付产业新标准下推出的首款移动支付产品。
借此,消费者只需携带手机至银行柜台完成激活并存入现金,便可在全国范围内配备印有银联“闪付”标识的POS机上进行支付。
而记者从三大运营商及银联等人士处获悉,三大运营商也计划年底前力推NFC手机,且已与银联及包括建设银行在内的主要银行机构有所沟通,其中移动和联通的推广规模较大,目前移动已经完成首款支持NFC的手机终端的研发。
据消息人士对本报记者透露,此次首轮推出的NFC手机将采用基于SIM卡的NFC-SWP解决方案,其主要优点在于成本低、技术成熟、且用户接受及更换方便。为顺利推广,运营商将首先以定制机形式推出,并配合消费者的培训工作同期进行。此外,银联还表态将着力配合完成检测及受理环境改造。
在业内人士看来,若运营商有力从终端层面撬动整个NFC市场的启动,那一旦介入,其号召力将无可比拟。而按照目前三大运营商主流推动的解决方案看,SIM卡更替将面临巨大市场,国内主流芯片及智能卡厂商具备配套能力,有望最先受益。而随着整个支付环境的完善和用户规模的提升,受理终端设备厂商,以及移动支付应用服务提供商也将分享移动支付市场“蛋糕”。
趋势 NFC逐渐成为主流技术
移动支付 2012年前7月交易额月增幅达30%,月交易额达50亿元;注册用户达6000万户,活跃用户达500万,并已开发了两万商户
“标有‘QuickPass闪付’标识的POS机和刷卡设备日益增多,但极少有人真正用手机刷卡消费;每个人都认可移动支付的前景,但商户推广时却困难重重”某运营商支付公司人士这样形容其工作现状,而其中折射出的也是中国移动近场支付的现状。
究其原因,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琦颇有感慨地告诉记者,运营商的观望情绪是重点所在,但也在情理之中,因为消费者的规模仍未达到足够的吸引力。然而,这似乎就陷入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怪圈。
实际上,运营商和银联一直没有放松对于移动支付的关注和尝试。今年6月,中国移动和浦发银行率先发布了近场支付联名卡及后期演进产品NFC手机、浦发银行代缴客户话费(代缴话费)、生活缴费及手机汇款等产品。
同月,中国移动与中国银联达成合作,签署关于移动支付业务合作的框架协议,拟在近场支付技术标准、NFC手机产品检测,以及受理环境建设、市场推广等方面展开全面合作。双方计划在全国50多个城市建设移动支付业务示范商圈,推出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
参与该战略合作的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目前双方已成立工作组并召开了多次工作会议,已就联合检测和推出NFC手机等达成了具体时间表。这是令人欣喜的具体进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移动支付的成绩仍多集中在远程支付领域。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卡与支付论坛上,中国移动研究院高级业务扩展部主管杨继斌给出的一组数据显示:移动支付 2012年1-7月交易额月增幅达30%,月交易额达50亿元;注册用户达6000万户,活跃用户达500万,并已开发了两万商户。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琦告诉记者,移动支付中,近场支付之所以不如远程支付发展快,主要是运营商的态度有所保留。由于投入较大,规模没到一定程度,运营商都尚未放开手脚,而运营商一旦介入,其号召力是无可比拟的。只有运营商能有力从终端层面撬动整个NFC市场的启动。今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已经各有动作。
据袁琦介绍,2011年,国内银联主导的13.56MHz标准近场支付用户约400万,2.45GHz用户达到约7600万。而在全球,NFC作为一种基于13.56MHz标准的近距离非接触通信技术,正凭借技术的成熟性逐渐成为移动近场支付的主流技术。
这主要表现为,首先,终端企业纷纷生产NFC手机,Nokia,三星、LG、摩托罗拉等已经涉足;其次,互联网企业大力布局NFC手机,虽然iPhone5没有如预计那样集成NFC技术,但苹果已购买多项NFC专利,对NFC不能不说没有想法。此外,微软2012 Windows Phone也支持NFC,Google也已推出基于NFC技术的服务Google Wallet等。
此外,从某种程度上,移动与银联达成的合作选择,也为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规模化扫清了标准障碍。
实用 运营商年底推NFC手机
继去年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后,一种广为接受的基于SIM卡的NFC SWP方案正在成为三大运营商和银联所认可的主流模式,这种共识将有助于运营商摆脱“观望”,放开手脚
今年,三大运营商的态度有所改变。“我们已经与三大运营商进行过沟通了,他们年底就会推出NFC手机产品。”建设银行个人存款与投资部高级副经理邵文圣告诉记者,据他介绍,其中联通还有望规模推出。
实际上,继去年拿到第三方支付牌照后,运营商布局移动支付的力度和速度已经有所加快,如今最可喜的是,一种广为接受的基于SIM卡的NFC SWP方案正在成为三大运营商和银联所认可的主流模式,这种共识将有助于运营商摆脱“观望”,放开手脚。
“对于消费者来说,只要设备更换不是特别复杂,小额支付的安全性可以得到保证,消费者实际上是愿意接受移动支付这种新型支付模式的。”国民技术副总经理刘晓宇表示。
记者此前在深圳调研时也实地感受到,消费者对于仅需更换SIM卡的“手机深圳通”模式非常欢迎,无论是地铁站的推广摊位还是营业厅的办理柜台都挤满了人。“手机深圳通”以每天2000张,每月3万张的速度快速增长,并被国民技术推广到哈尔滨市、青岛市等地的城市通卡应用中。
而目前为运营商广为推崇的NFC SWP方案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中基于SIM卡的NFC SWP方案只需要用户更换SIM卡就可以实现手机支付。
据袁琦介绍,目前,三大运营商已经在NFC领域都有准备。中国移动早在2005年就在厦门、重庆开展NFC试点,2006年湖南建移动电商基地,2010年RF-SIM全卡方案转为NFC全终端方案后,2011年再转为NFC-SWP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银联在与移动的战略合作也已经明确以NFC-SWP方案为主流技术。[!--empirenews.page--]
此外,联通目前的移动支付方案也以NFC-SWP方案为主,同时在某些应用场景用SIMPASS,2.45G RF-SIM方案。中国联通相关人士此前也曾表示,目前高端机带NFC功能的比例越来越高,但中低端智能机的比例仍然不足。而交通、校企、电子现金是近场支付或近场通讯的主要规模性应用,需要大量的中低端NFC手机,这也是中国联通认为要去重点推动的市场。联通很有可能会从定制机入手。
而电信则以NFC-SWP为目标,SIMPASS过渡,某些应用场景采用RF-SIM方案。
实际上,中国移动首款TD-SCDMA NFC手机此前已研制成功,由宇龙酷派研制,首批上市规模为数万台,采用运营商话费补贴形式进行小规模试水。
正如袁琦所说,只有运营商有力从终端层面撬动整个NFC市场的启动,一旦介入,其号召力将是无可比拟的。邵文圣也认为,NFC-SIM模式成为主流后需要银行和运营商分工合作,与产业链联系更紧密,也更易于规模推广。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院专家侯自强更强调,NFC将成为智能手机标配。
反观国外,Square模式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已取得巨大成功。在中国,Square也不乏模仿者,汇付天下、拉卡拉等第三方支付机构先后推出类似应用,但始终没有实现如Square般的规模化。
究其原因,除了用户的使用习惯培养外,安全和信用体系的不完善是主要原因。这也是在中国市场,移动支付市场最终要依赖运营商和银行机构来撬动的最终缘由。
据悉,Square是由Twitter创始人JackDorsey2009年创建的移动支付公司,通过Square免费提供的刷卡器(可插入手机音频插口),再下载苹果与谷歌平台的移动应用,用户即可在合作商家刷卡(借记卡与信用卡)消费。统计显示,2011年Square年支付额达20亿美元,日营业额突破1000万美元。
但袁琦认为,美国的Square模式并不适合中国,首先是安全问题,其次美国完美的信用体系也是国内所不具备的。“以Square广受褒奖的无线POS刷卡器为例,其在满足中小商户需求方面非常方便,收益来自每笔交易的佣金,但却存在巨大的安全风险,包括外接设备和手机终端信息没有加密,银行卡信息易泄露等。”
前景 明年中国市场将超1500亿
未来5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有2至3倍的增长,主要增长力量源于移动票务快速增长、NFC非接触式支付、实体商品采购以及人们进行日常交易转账
根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0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整体规模达到202.5亿元。到2013年,亚洲移动支付用户将占全球相应用户总量的85%,中国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未来几年,中国移动支付的年均增速将超过40%。
市场分析公司Juniper Research的最新研究报告也显示,未来5年,移动支付市场将有2至3倍的增长,主要增长力量源于移动票务快速增长、NFC非接触式支付、实体商品采购以及人们进行日常交易转账。大约20个国家、预计将在未来18个月内推出NFC服务。
而据德勤最新发布的《2012-2015年中国移动支付产业趋势与展望》中针对移动支付产业链中100多家机构的调研显示,66.67%的受访者表示其公司已经制定了移动支付战略并提供移动支付服务,拥有战略但尚未提供服务的占到20.72%,两者合计87.39%。德勤调查结果亦显示,合作开放式的商业模式应更有可能获得成功,其中金融机构和运营商合作模式成功可能性最大。
而工信部此前发布的《电子商务“十二五”发展规划》表明,将推动移动支付国家标准的制定和普及,同时加快移动支付、公交购票、公共事业缴费和超市购物等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示范和普及推广。《规划》要求,到2015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翻两番,达18万亿。其中作为移动电子商务最重要组成部分的移动支付将获政府大力支持。
机遇 国内芯片智能卡厂商获益
未来移动支付芯片的市场容量约为50亿元,卡的市场容量约为142亿元,同时支持移动支付的金融IC卡也将主要采用国内芯片
业内权威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按照目前三大运营商主流推动的解决方案,SIM卡更替将面临巨大市场,国内主流厂商具备配套能力。
中信建投相关报告也指出,由于目前POS 机已基本完成改造,因此短期内近程支付产业链受益的主要是NFC芯片,SIM卡芯片环节,集成NFC天线和移动支付SIM卡生产环节。随着移动支付规模的扩大,电信运营商和中国银联等也将从丰厚的交易佣金中得到回报。
广发证券预计,未来移动支付芯片的市场容量约为50亿元,卡的市场容量约为142亿元,同时支持移动支付的金融IC卡也将主要采用国内芯片,国内芯片和智能卡厂商将受益。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前布局移动支付智能卡制造。其中,东信和平是智能卡领域的龙头企业,中国移动RF-SIM主要供货商。公司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以互联网支付、智能卡与支付安全、移动支付与NFC为主要技术方向,不断探索市场走向。重点完成了移动支付NFC 、N3 SWP-SD 、2.4G RFSIM金融社保等多个项目。推进2.4G SIM WAVE产品、13.56M NFC辫子贴产品、ZIGBEE产品的设计开发。
苹果iPhone 5 将采用新的nano-sim卡消息曝光后,公司17日在深交所投资者关系互动平台上表示,公司能够生产nano-sim卡,并已开始向运营商供卡,由此刺激股价逆市上涨。
另一公司同方国芯以向晶源电子定向增发收购同方微电子100%股权借壳上市。目前,同方微电子已推出带有SWP接口的支付安全芯片用于NFC设备中。
同方微电子市场工程师邹重人表示,NFC-SIM方案成为未来走势已经被广泛接受,然而技术积累尚需时日,因此在新方案走向成熟之前,双界面卡方案和贴片卡方案将是目前市场上较为看好的移动支付方式。针对行业过渡期,同方微电子还采用NFC与过渡方案双管齐下的策略,在为NFC-SIM进行技术积累和创新的同时,也积极在双界面卡芯片和贴片卡芯片方面进行布局。
此外,恒宝股份在13.56M领域拥有自主天线技术,且是中国电信、联通手机UIM、SIM卡最大供应商,去年11月,恒宝股份与中国电信就手机支付业务签订了采购合同,向电信供应13.56M翼机通卡,2.4G翼机通卡,13.56M公交卡,13.56M银行卡共4个品种的产品,合同总金额达到1.06亿元。公司还通过收购东方英卡成功切入中国移动SIM卡供应商行列。此外,公司还是国内最大的银行卡厂商,约占有25%的市场份额。[!--empirenews.page--]
除了最先受益的芯片和制卡环节外,随着银联所承诺的对于检测及受理环境改造的完善,受理环境的POS和ATM机改造也在提速,且伴随第三方支付业务的需求增长带来增量。仅银联在与移动的战略合作中就承诺计划在全国50多个城市建设移动支付业务示范商圈,推出基于NFC技术的移动支付产品,并将在POS机布点等方面加速建设,这将给新国都、证通电子、南天信息等受理终端厂商带来机会。其中,新国都主营POS读卡设备等移动支付读卡终端。
此外,国海证券马金良认为,从受益周期来看,支付平台及应用服务类也将在远期受益。他指出,目前在用户规模比较少的背景下,移动支付平台及应用服务面临商业模式模糊,没有规模效应等困扰,而随着移动支付用户规模上升,移动支付平台及应用服务提供商将逐渐受益,其中受益的上市公司包括中科金财、新开普等。
马蔚华:
移动支付起步仍需各方携手
作为中国银行业金融创新的生力军,招商银行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便抓住了互联网革命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推出了第一个网上银行“一网通”,获得了巨大成功。如今,招商银行又吹响向移动支付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对此,记者采访了招行行长马蔚华。
记者:当我们都习惯口袋里放几张卡片时,您为何又推出了移动支付终端“手机钱包”?
马蔚华: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技术与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应用,全球移动支付产业迅猛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达4.3亿户,预计到2013年将突破7亿户,交易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
有理由相信,在以80后、90后为主体的年轻一代消费方式变革的带动下,未来几年我国移动支付产业将呈现井喷发展态势。
因此,2011年我们又吹响向移动支付领域全面进军的号角,并提出在未来几年内“消灭信用卡”的战略目标,力求在变革传统信用卡形式的基础上,将信用卡功能全面移植到移动终端设备中,以更好地满足移动互联时代社会公众更加方便快捷的支付结算需求。
记者:您认为招行移动支付创新面临的挑战是什么?
马蔚华:当前,随着移动支付产业标准的逐步统一与明晰,产业环境的逐步改善,行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但是,移动支付产业链的深度融合并非易事,尤其在推动建立可信服务管理平台TSM,“闪付”受理环境的改善,金融支付与公交、商户会员卡、积分卡等跨行业应用的集成与融合等方面,仍需要强力引导和扶持。
由于NFC手机是移动支付的主要载体,NFC手机的普及速度对于移动支付的发展至关重要。今年是大家公认的NFC手机元年,预计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将有爆发式的增长。
由于移动支付产业链涉及面广,涵盖了运营商、手机终端厂商、银行、银联等,没有一方能够从头做到尾包揽,单靠某一个企业或行业的努力是难以成功的,只有包括运营商、商业银行、终端制造业、银联等在内的相关各方携手合作,积极构建开放共赢模式,形成标准统一、协调有序的格局,移动支付产业才能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卢晓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