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敌一万自损八千”非妙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缺乏确切证据情况下,本月初美国国会发布调查报告称中国通信设备厂商华为和中兴“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华为、中兴对此均发布公告,称美国国会的指控毫无依据,否认销售的设备存在安全问题。消息传出后国内通信业界哗然,业内专家普遍认为该报告与其说是保护美国“国家利益”还不如说是保护华为、中兴最重要竞争的对手——美国思科公司的商业利益。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建议有关部门制裁思科以反击。但对此笔者认为,与其让政府部门出面制裁思科,还不如让华为、中兴进一步透明化运作,努力学习按照所在国所谓规则行事。
有分析估计,华为、中兴一旦进入美国市场,思科的市场份额估计会缩水三分之一。据报有多达73个美国国会议员都投资了思科,再加上思科对美国国内每年庞大的游说费用。国内的业内专家几乎一致认为,美国国会报告是华为、中兴主要竞争对手思科公司游说的结果。
不过正如《孙子兵法》云:“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若透过制裁思科在国内销售以达到反击目的,实为下策。需知道制裁思科并不会令其伤筋动骨,但却会让国内运营商很难受。根据思科最新年报显示,该公司在美国的市场收入占比高达60%,美国之外的收入只占40%,显然在国内制裁思科不会对其有颠覆性影响。而在中国内地,有数据显示思科的市场份额正逐年下降,目前更跌至30%以下。这意味着即使不进行制裁,思科公司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在华为、中兴的夹击下迟早会跌至可有可无的境地。与此同时,亦有数据显示,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骨干网上有不少关键节点均采用思科的设备。短期内要完全更换几乎不可能。况且一旦制裁思科,美国很可能进一步反制,贸易战往往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博弈,甚至双输。
对此,笔者认为制裁思科需谨慎。与其制裁,倒不如努力学习思科的政治手腕,采取同样的规则进行博弈。与思科这类拥有强大院外游说力量的竞争对手相比,中国企业在华盛顿的朋友太少了,以至总遭到误解、排斥,海外并购、出口屡屡受到打击。华为不妨透过在海外上市,引入西方著名投资者并赋予其同等知情权等方式抵消欧美各国的猜忌和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