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中兴遭棒杀 美国妄论“完全市场经济”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美国一直自诩为“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并动辄用“市场经济”对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等国家指手画脚,评头论足,甚至调查指责。
然而,当涉及到自身利益时,“市场经济”就不发生作用了,也就不去用“完全的市场经济”去衡量和判断自己的行为了,就开始严重反市场、反市场经济规则、反市场公平了。其中,仅在华为一家中国企业身上,就做出了若干次严重违反市场经济、违反市场公平原则、违反国际经济准则的行为。
据媒体报道,10月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表调查报告称,中国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对美国国家安全构成威胁,建议阻止这两家企业在美开展投资贸易活动。
与此相似, 2008年,华为联合贝恩资本收购3Com公司,被CFIUS叫停,理由是威胁“国家安全”;2010年,华为竞标美国斯普林特公司移动电讯设备合同,也因美国议员提出“国家安全”原因受阻;2011年,华为收购美国三叶公司(3LeafSystems)部分资产的交易,也是在美国一些政客的操控下,最后只能无奈放弃。
不仅如此,美国的行为还直接和间接地影响到了华为在其他欧美发达国家的市场开拓与营销。2011年,华为公司本欲出资5000万英镑为伦敦地铁铺设手机网络作为奥运贺礼,但英国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拒绝了这一大“礼”。
种种行为,显然是与市场经济格格不入的,更谈不上“完全的市场经济”。如果说美国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那只有一种情况,就是所有的游戏规则,都只能是由美国人来制定,由美国的政治来支配,由美国的政客来调度。除此之外,不能有任何的越位和超越,更不能有突破。
我们说,威胁“国家安全”,是一个很具排他价值和作用的手段。前提是,必须提供充足的依据和证明材料。不然,就不具有排他性。但从美国指责华为的情况来看,虽然国会的报告洋洋数万言,但是,却通篇都用“或者”、“也许”等严重缺乏证明力和说服力的语句,让人无法认为华为威胁到了美国的“国家安全”。
而事实上,美国作为一个已经武装到牙齿、各项保密措施已经到了无人可比地步的国家,其“国家安全”决不是一个企业所能威胁到的。果真如此,美国的“国家安全”保护手段,倒值得好好思考了。
美国所以这样做,原因很简单,就是担心华为的进入,会给美国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极为不利的挑战。为了本国企业利益的考虑,只能采取如此下贱和下作的手段,也就是贸易保护主义。
其实,对美国来说,采取贸易保护主义手段维护本国及其企业的利益,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甚至可以说是习以为常。仅就技术和营销层面而言,一方面,他们不惜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限制类似华为这样的企业进入美国市场,以确保美国市场掌握在本国企业的手中;另一方面,又采取各种手段和措施,限制本国企业的技术向外转移。而必须等到该项技术已经没有先进性可言了,才允许其他向其他国家、特别是新兴经济体国家转移。
如果美国真的能够做到自供自给,不需要其他国家提供帮助和支撑,倒也罢了。问题是,美国的多数普通消费品、低端技术产品,却都是其他国家、特别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生产的。那么,为什么不对这些产品作出威胁“国家安全”的限制呢?
显然,美国只想通过贸易保护、技术保护等手段,来维护美国人的利益,维持美国企业在世界的领先地位,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地位。
这也给了我们新的启示,中国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提高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仅要面对自身的挑战,还要面对外界的压力,不仅要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还要改变外界对中国企业的认识。而面对中国经济不断以新的姿态、新的业绩出现在世界的面前,尤其是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遏制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力量会进一步集聚,针对中国企业和产品的贸易保护手段也会不断变化和升级。
那么,如何才能让中国具有核心技术和核心竞争力企业尽快进入欧美国家和市场呢?显然,仅仅依靠单个企业的努力是不够的。一方面,中国企业要形成合力,共同利用国际规则,向国际市场,特别是欧美市场进军;另一方面,有关方面要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协调,帮助企业排解困难、化解矛盾、克服阻力。同时,在遇到类似华为这种被故意阻止的现象,企业应当与政府部门一道,向相关的国际组织进行申诉。一旦打开一个缺口,就可以对更多的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产生积极的推进作用。
美国等国家虽然自诩为是“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但实质是有条件的、带有政治目的和色彩的“市场经济”,中国企业只有学会与贸易保护主义共存,学会适应可能出现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并善于利用各种贸易保护规则,才有可能减少进入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市场的阻力。必要时,也可以通过与国际跨国企业的合作,来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市场,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展开竞争。
在这里,我们也诚恳希望包括美国自己在内的国家,给美国的“完全市场经济”打打分,给个相对“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