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驶入OTT时代十字路口:全面拥抱或是延续管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1月13日早间消息(万南君)近日,瑞典IP网络通信企业Rebtel CEO 安德里亚斯·比恩斯特罗姆(Andreas Bernström)发表评论文章称,随着消费者纷纷转向不断扩充的OTT业务群,运营商所能选择的就是与OTT企业合作,不合作就意味着错失增收良机,并失去主导市场的机会。
以下是评论原文:
拜Google Voice、Skype及Whatsapp等OTT业务所赐,电信运营商的语音短信业务利润如今持续下降。在巨大压力之下,运营商唯有积极探索用户需求,寻找新的收入来源。而随着产业变得越来越复杂,进入者越来越多,运营商未来的商业模式也面临两种可能:成为纯粹的管道商,或与OTT业务商合作?犹如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运营商不仅要决定走哪条路,还要选择与谁同行。
四波收入狂潮
正如电信分析师凯坦·夏尔玛(Chetan Sharma)所作的分析,电信产业在历史上已历经了三次收入狂潮。第一波以语音业务为主,第二波以短信业务为主,第三波则以数据业务为主。
在过去的数十年,第一、二波狂潮为运营商创下了惊人的利润。如今因为市场饱和,以及OTT替代产品的崛起,这两项业务已处于明显下滑甚至衰落的局面。很多业内人士认为第三段周期也比较容易替代,有人认为运营商应该展望数据业务之后的第四波收入狂潮:OTT及增值业务。
当用户已习惯自助餐式的数据套餐,就会希望数据业务的价格能不断下降,而不是上涨。如果运营商突然提高数据业务价格,那么消费者将会涌向Freedom Pop等业务,只有当WiFi不可用时才会转向蜂窝网数据业务。(注:Freedom Pop是一种依赖WiFi上网的数据业务)
毫无疑问,数据业务将成为运营商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他们能从中获得的收益也不会太多。而且,数据业务收入也无法弥补其在语音和短信上所损失的收入。
如今这种第四波狂潮正在迅速发展,用户做任何事都会选择用移动终端来完成,包括支付账单、在线购物、下载数字影音及核对医疗记录等。而悲剧的是,这些业务都不是由运营商提供,而是第三方。显然,这会造成运营商的慌乱。
很多运营商慌乱之余开始以降价来吸引用户,有些甚至完全禁止用户使用Skype等业务。之后还援引政策上的某些细节条款及用户使用协议来为自己辩护。
从慌乱走向合作
长时间的不合理禁令,必然会迎来另一方的反抗。2012年1月,英国互联网电话服务提供商联盟发起谴责,抗议沃达丰、T-Mobile、Orange三家运营商禁止用户使用OTT业务。之后,欧盟委员会委员尼利·克洛斯(Neelie Kroes),呼吁市场竞争应增强透明度。自那以后,欧洲市场的这种竞争局面才慢慢好转。
今年9月份,瑞典运营商Telia不仅放弃了向VoIP用户征收额外费用,还引入了VoIP套餐服务。此举实际上间接表明了运营商对待OTT的态度:接受先进技术变革及用户需求变化,而不是打压或禁止。
目前越来越多运营商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与OTT企业合作。五周前,德国电信(Deutsche Telecom)与在线音乐提供商Spotify携手,向用户提供无限音乐流媒体付费包,甚至后来都不扣除用户的数据补贴。更为重要的是,此类交易不仅加强了运营商向客户所提供的服务,也改变了OTT业务作为运营商一种竞争威胁或寄生虫的存在,使OTT成为其一个有价值的合作伙伴。
此前,这类合作关系并非没有。英国两家运营商沃达丰、3就曾与Skype合作,AT&T早前收购了Twilio(开放插件的电话跟踪服务),sprint曾与Google Voice联手。但此前的合作或并购,运营商在其中都比较被动,并不是主动发起合作。如果目前这种合作能有效持续去,会使每一方都受益:消费者能获得更多选择,运营能能提供更多服务,OTT企业能通过其产品盈利。
最近几个月来,运营商与其他行业企业的合作频率有明显激增势头。如AT&T最近联手IBM,向财富榜1000强企业提供云计算资源。而Telefonica也成立了一个新部门,从事分析/转售用户位置信息、挖掘及货币化大量可用实时的消费者数据。
比恩斯特罗姆表示,作为第四波收入狂潮的主力,OTT业务不会只是红极一时,相反其将变得意义非凡。而运营商所要做的就是寻求与OTT企业合作或与其竞争,并将这种合作/竞争产品进行货币化。否则运营商将不可避免地丢失主场地位,成为单纯的数据业务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