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代表风采为了祖国的信息安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年前,吴江从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来到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这个自上世纪70年代初就成立的单位,拥有一大批先进工作者,其中不乏共和国的劳动模范。由他们一代代传承的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深深打动和感染着吴江。从此,在这种劳模精神的感召下,吴江实现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的提升、事业上的一个又一个突破。
打破被动局面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也加快了发展的步伐,高性能网络VPN设备成为我国信息安全建设急需的设备,如果不能及时研发并装备相关产品,我国信息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将面临严重的安全风险。但在当时,国内这方面技术和资料少之又少。
年仅20多岁的吴江勇挑重担,承担起了项目负责人的重任。面对技术困难,他针对关键系统组织了技术骨干攻关小组,创造性地提出了复合型运算工作模式,将信息安全基础理论与工程设计实现有机结合,为实现高性能设备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他带领项目组首次创新采用了流过模式新架构,解决了系统处理速度和系统总线带宽瓶颈难题,大幅度提高了产品性能,一举打破了国产专用设备性能低下的被动局面,把我国专用设备设计水平向前推进了一代。他提出的“高速VPN设备系统综合验证方法”,形成了专用设备设计缺陷分析的科学理论体系,保障了长时间大数据量处理运算的正确性和一致性,从根本上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
经过吴江和他的团队的不懈努力,高性能VPN设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国信息安全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技术和产品,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同时,随着产品的不断升级完善,形成了多型号产品系列,应用于国家各个重要部门,先后在汶川救灾、奥运会、世博会、国庆阅兵、神舟飞船发射等多项重大保障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责任在他心中
“小溪只能泛起破碎的浪花,百川纳海才能激发惊涛骇浪。”吴江深知自己的工作对于祖国信息安全建设的战略意义以及对科技工作者的巨大挑战,单靠一个人、几个人的力量是办不到的,必须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团队并发挥团队的智慧。
吴江作为部门行政的一把手,重视对骨干员工的培养,自己也以身作则,同时对干部严格要求,他常常对团队的干部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对骨干员工严格要求、悉心培养,“好兵是摔打出来的”,鼓励骨干员工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吴江所带领的团队骨干队伍不断成长,逐步形成了人才梯队。
吴江作为部门发展的总导师,建立了以师徒制为主的知识传承机制。为每位新入职的员工安排导师,让他们得到导师的悉心辅导,提升技能、融入工作、迅速成长;导师也从辅导徒弟的过程中得到了锻炼。通过这样的知识传承机制,有效克服了因业务扩大带来的人员队伍扩大、新员工较多且能力不足的困难,使团队的战斗力得到较大提升。
由于信息安全及保密通信是一个综合性的技术领域,涉及算法、通信、计算机、电子学等学科。吴江要求自己的团队多学习、多看书,他经常将自己看的书推荐给大家并牺牲休息时间组织大家研讨;还针对不同的员工制订了有效而系统的学习计划,帮助他们提升工作效率,将子课题交给他们负责,给他们压担子,促使他们快速成长。
吴江作为工作在一线活跃的科技带头人,经过多年的努力,打造出了一批能够肩负自主创新重任、能够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信息安全技术研发生产的骨干团队。
20年过去了,如今48岁的吴江已是硕果累累。他主持的项目先后获得数据信道项目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数据电话设备项目邮电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帧中继设备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芯片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网络设备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网络设备项目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曾是“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获得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全国党政系统干部一等功、全国党政系统通信安全干部一等奖等奖项,并荣获国家机关优秀青年、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