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华股份存货之谜:周转期长但不减值存疑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看一家公司的资产质量如何,结构很重要。公司资产负债表结构,是公司长期经营战略的最终结果。某种程度上,资产负债表比利润表更能告诉你问题的所在。
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是安防行业的双寡头。但这是两家风格截然不同的公司。从股东结构看,海康威视有国资背景,电子科技集团持有43.61%股份。而大华股份是纯粹的民营公司。但两者对高管都进行了股权激励。
尤其是海康威视,股权激励设置和著名的洋河股份类似。早在2010年5月上市时,海康威视近50名中高层就通过威讯投资公司和康普投资公司间接持有海康威视,曲线收获资本市场。高管曲线持股,这是2009年以来上市的国企呈现出的新特点。从中短期看,高管持股,公司业绩的动力显然强于一般国企。
也就是说,在高管激励方面,国资背景的海康威视不比大华股份。而安防行业客户多为政府及各大机构,国资背景的海康威视更有优势。这也决定了两者不同的经营战略。
从资产负债表上看,你会发现,无论是海康威视还是大华股份,负债率都非常低。2012年三季末,海康威视资产负债率只有15.48%,而大华股份也只有36.91%。这并不是一个资本高杠杆行业。在安防监控行业景气向上的情况下,经营自循环产生的资金和盈利,足以支撑它们自给自足。而海康威视IPO募集了近34亿资金,目前大部分都还躺在账上。
从两者资产结构上看,货币、存货和应收账款是最大的三块。在海康威视91.4亿的总资产中,46.4亿是货币资金,也就是总资产的51%是货币资金;存货9.5亿,占总资产的10%;应收账款17.38亿,占总资产的19%。
而在大华股份29亿的总资产结构中,应收账款9.61亿是最大头,占总资产的37%;存货7.5亿,占总资产的26%;货币资金5.38亿,占比只有19%。
这三个指标一对比,你就可以很快知道大华股份的问题在哪里。问题在大华股份的经营周转效率上。一个公司完整的经营周期是,从买进原材料到销售存货并收回货款为止。用财务指标衡量即是:
经营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以今年前三季的财报数据推算,大华股份经营周期是245天,而海康威视只需要171天,相差74天。两者经营效率的差距主要是在存货周转上。从买入原材料到销售存货,大华股份需要144天,而海康威视只需要95天。
这就解释了,大华股份为什么大部分的资产都停滞在存货和应收账款上,无法快速变现和流动。有投资者在投资者交流会上,也曾因大华股份存货比重偏重问题,质疑过高管。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大华股份还是海康威视,上市以来这几年来,都没有对存货计提任何跌价减值准备。行业再怎么蓬勃,高清技术更新换代这么快,你相信,各种安监摄像头放上一年以上不会有任何贬值吗?
一个应收账款占比37%的公司,对下游客户不会有太多的定价话语权和市场主导权。所以,这个存货占比26%的公司,没有理由让人相信它的存货不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