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称美国青年每天平均发109条短信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手机的普及,它日益成为人们交流沟通的好帮手。但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一些年轻人使用手机成瘾,心理与瘾君子、购物狂心理类似,而这会损害人际关系。
9成学生手机不离身
美国贝勒大学汉卡默商学院研究人员发放问卷调查美国两所大学的191名在校生,答题时间为15至20分钟。研究人员发现,约九成学生使用手机,而且不少人几乎手机不离身。绝大多数接受调查的学生说,手机丢失如同迎来“社交生活的末日”。
先前一项针对18岁至29岁青年人手机使用习惯的调查显示,他们每天平均发短信109.5条,接收短信113条,一天中平均查看手机60次,每天至少有7小时耗费在借助通信技术与人互动上。美国密歇根大学研究人员则发现,青年人中,使用手机具有“传染性”,看到周围有人掏出手机查看,自己也会忍不住拿出手机。
手机成瘾好比购物狂
这项研究旨在了解青少年技术成瘾的驱动因素,是首个探究消费物质主义对手机成瘾所起作用的研究。研究人员依据答案给调查对象的消费物质主义程度打分。汉卡默商学院詹姆斯·罗伯茨博士等人认为,手机成瘾者的心理与购物狂的心理一样。对生活中离不开手机的人而言,手机除了是通信工具,还起到安抚冲动购物欲望的作用。罗伯茨说,手机和即时消息成瘾受人内心冲动和消费物质主义驱动,后二者与行为和物质成瘾存在关联。
致“粗鲁的人”增多
2008年英国研究人员给手机成瘾起名“无手机恐惧症”,以鉴定那些无法使用手机时会出现焦虑情绪的人。罗伯茨说,手机成瘾不仅损害人的心理健康,也侵蚀着人际关系。英国埃塞克斯大学心理学者设计两项实验,探查手机对人际交往的影响,结果发现,在面对面交谈中,手机会降低移情作用和人的理解能力。所谓“移情”,在心理学中指一种能深入他人主观世界、了解对方感受的能力。
研究带头人安德鲁·普日贝尔斯基说:“两项实验中,我们均找到手机对亲近度、沟通和交谈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证据。交谈中手机的出现会指引人想到当下社会环境以外的其他人或事。”
英国移动设备资讯网站Recombu委托第一市场调研公司于今年2月份对2000名英国人展开调查,内容包括手机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等问题。结果显示,随着智能手机普及率上升,“粗鲁的英国人”数量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