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2.0”时代的变革 欲新生先破锢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进入21世纪的第十三个年头后,越来越多的事实显示出一个非常明显的趋势:电信运营商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已经发生了重大改变,他们正面临一场深刻的触及灵魂的变革。
一方面,通信资费的不断下降和人口红利效应递减使得运营的传统业务收入正在大幅降低;另一方面,大量基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新业务正使得电信运营商的传统语音业务等被不断边缘化。特别是各种智能终端的丰富,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应用需求,更是让许多互联网公司、终端公司等衍生出丰富的业务和新的商业模式,并借此进入电信服务领域,进一步吞噬传统运营商原有的市场份额。
中国电子学会名誉理事长吴基传曾表示:我们正进入了后互联网时代,在这个时代电信运营商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已经不再是原有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构成的小三角的竞争,而是由电信运营商、新兴互联网运营商,和走在向服务的IT设备商所构成的大三角综合服务中的博弈。在这样一个更大的竞争中,电信运营商的网络优势、运营经验优势、用户规模优势等都将受到新的挤压。
面对这种新的市场环境和竞争形势,传统电信运营商要想继续在信息服务领域占据优势,就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变革和升级,我们把这个时代叫做“运营商2.0”。
“去电信化”成重要变革路径
在运营商2.0时代,变革和创新是最重要的关键词,传统运营商想要有所突破,就必须敢于打破原有思维模式和体制环境的桎梏,因此“去电信化”被业界人士所热议,成为这一时期传统运营商的重要改革路径。
但正如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所言:“我们所讲的‘去电信化’,并不是要电信运营商抛弃原有电信行业的一切,而是哲学意义上的‘扬弃’,在保留其合理内核的基础上,抛弃过时的、过分的、不必要的累赘和禁锢,轻装上阵,才能顺利实现转型。”
具体而言,运营商的“去电信化”主要有两个方向,一个是从体制机制上“去电信化”,即打破传统体制机制的禁锢,以便适应于更灵活的商业模式和更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如中国联通网络分公司、中国移动政企客户分公司等专业公司的成立。
另一个是业务发展上的“去电信化”。现如今,传统电信业务已经遭受到了根本性冲击,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电信业赖以生存的语音业务收入已发生根本性动摇,同时,丰富的数据业务应用使爆炸式增长的数据流量并没有为运营商带来相应的收入和回报,运营商正面临被“管道化”的危机。因此,运营商需要在新业务领域和新业务模式等方面进行积极探索,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公司、中国电信天翼阅读公司等就是运营商在新业务领域的布局。
变革将触及运营商灵魂
从古至今,只要是改革都不是一项轻松的事,要想体会涅磐的喜悦,就必须先经历蜕变的痛苦。否则,只是隔靴搔痒式的改变必将导致变革的失败。
首先,是心态和观念上的真正突破。在进入信息服务这个大市场后,产业链被迅速扩大,而在许多领域,电信运营商在创新能力、技术研发、业务应用,甚至是体制机制、商业模式等方面都落后于互联网运营商、IT企业、软件和设备厂商等竞争对手。因此,电信运营商从企业到个人都必须真正的放下心态,从一贯的产业链主导控制方转变为平民化的产业链参与者,从以自己为主逐渐转向专注提供开放的、低门槛的开发平台和环境,汇聚广大开发者共同开发。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说起来轻松但真正做到并不易,在这个过程中,运营商需要挑战电信业百年形成的基因,需要不断地同“棘轮效应”抗争,扭转多年思维惯性和行为惯性,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如若不能真正做到,必将给改革之路埋下隐患。
其次,是新业务的选择。在视界打开后,信息服务领域内的大量业务和产品丰富且繁杂,哪些业务是适合电信运营商来做的,必须仔细考量。
对此,中国电信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表示:“由电信(Telecom)向信息服务(Information)、信息娱乐服务(Infotainment)延伸,需要实现向两种规律(电信和传媒)、两个平台(流量经营平台和传媒平台)、两次销售(流量价值上的二次开发和销售)的新经营理念转变。当然这将涉及本身传统基因的改良和优化,外部基因的引入以及合作模式的创新。需要注意的是,转型是A→A+,而不是A→B。即只有充分利用电信资源和渠道基础上的创新才有可能有较高的成功概率,纯粹的同质化的互联网应用很难有成功机会。”
另外,还需要有商业模式的创新、组织架构的调整、激励机制的变革等一系列的改变。
一个业务和产品是否成功,不仅与其业务本身有关,更与其采用怎样的商业模式息息相关。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言:“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不是产品之间的竞争,而是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由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电信网存在本质上的差异,在产业链合作、价值链传递、用户消费习惯等方面自然也有着深刻区别,因此,电信运营商要想进入这个新市场,就必须创造符合这个产业特征的新商业模式,并且其配套的体制机制也必须进行相应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