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转售试点公布 谁会角逐首批牌照?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试点方案公布以来,大型零售商和手机连锁企业表现最为积极,而互联网企业表现淡定,现象背后是企业不同的价值定位。
迪信通:获得牌照不代表成功
作为瞄准首批虚拟运营商牌照的角逐者之一,手机连锁企业迪信通这次表现得较为淡定。在迪信通高级副总裁黄建辉看来,获得虚拟运营商牌照并不代表取得了成功,而是“仅仅象征着开启与运营商的竞合时代”。
相比较腾讯这种互联网企业而言,运营商应该会更偏向于选择渠道商。“运营商已经有了优势网络资源,且不愿意被管道化。所以运营商和迪信通、国美、苏宁这样的拥有全国连锁渠道的企业合作,可以获得的渠道利益显而易见。”黄建辉如是说。
迪信通对于国美和苏宁来说有着明显的不同。迪信通更专于手机渠道,最早依靠全国连锁手机销售起步,之前主要的盈利模式是赚取批零差。后来盈利模式逐步多样,加入了和运营商的话费分成、与运营商达成定制机合约计划等。正是因为有了前期的铺垫,所以黄建辉认为面对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迪信通已经做好了业务上的准备。迪信通在最近几年已经逐步将渠道式的内部架构逐步向运营商的架构进行了调整。并在2012年6月,《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一步进入电信业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就专门成立了跨业务的部门,为争取虚拟运营商牌照做准备。“所以有了虚拟牌照后,迪信通的运营模式和原来也是类似的。有了牌照后最主要的改变应该是和运营商分成年限、分成比例的相应变化。”黄建辉介绍说,“对于将来的用户没有本质的变化,但迪信通会在用户细分化和差异化服务上下功夫。”
黄建辉称,面对虚拟运营商的身份,迪信通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需要逐步完善部门的功能,会建立一整套自我支撑的系统,会包含自费体系、客服体系、业务支撑、法律、市场、产品设计以及和运营商的谈判等等方面。”
有业内资深人士指出,虚拟运营商牌照的发放后,意味着民资企业在名义上宣告进入“游戏”。而如何开展“游戏”、如何在实际意义上扮演“玩家”,还要看“游戏”的另一方--运营商的态度。对于运营商而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可使其获得更多来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空间,但与此同时要拿出一部分垄断资源进行出租。如何控制这部分资源、“租金”怎么收取以及分成模式的制定,从目前来看,运营商在这几方面依旧占据主动地位。
“‘征求意见稿’毕竟不是‘最终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指出,“对于国美、苏宁和迪信通这样的民资企业而言,能进入虚拟运营商领域固然是利好消息,但是进入的深浅还是由运营商说了算的。面对《方案》的出台几大运营商目前还态度未明。毕竟,牵扯到的分成模式等利益问题,政府相关部门不容易直接介入,只能加以政策引导。”
对于迪信通而言,能否发展出差异化产品和服务是能否在虚拟运营商战场上取胜的关键。尽管虚拟运营商未来的价格体系、分成模式不甚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运营商预留给国美、苏宁、迪信通这样的渠道商的价格空间是有限的。
263:谨慎乐观
随着《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开始征求意见,作为国内最早一批SP/CP,通信业有15年的增值业务运营经验的263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263)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追捧,连续五天涨停。即便如此,263副总裁张靖海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现谨慎,他表示,目前就虚拟运营牌照而言,因为目前的试点方案还在征求意见,所以263还谈不上申请牌照,需要等更多的政策细节明确。亦明确表示,“希望征求意见稿能尽快并且符合原意和初衷的变成确认稿,积极稳妥地进行牌照的开放和业务的尝试。"
但他表示263有15年通信业的增值业务经验,这是263的优势所在。
他表示,通信行业引入更多的力量是大势所趋。作为民营企业而言,需要做的就是抓住市场机会。在张靖海看来,市场机会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发现细分市场的个性化需求,提供创新的服务。他表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是基础服务,满足的是广普市场的普遍需求,在更多的细分市场存在很多市场空白,需要虚拟运营商挖掘市场需求。此外,市场机会体现在运营服务能力上,电信行业提供的服务要求一致性和可靠性,这需要行业的积淀。
腾讯:没想好 没看好
作为中国用户数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因3亿微信用户被戏称为第二大运营商,也是外界呼声很高的虚拟运营牌照争夺者。但《通信产业报》(网)从内部了解到,腾讯目前对虚拟运营商牌照并没有积极争取的举动或意愿,很可能不会出现在首批虚拟运营商名单中。
据腾讯内部人士称,负责政府关系的政策发展部已经与主要业务部门做了探讨,基本确定了不积极参与虚拟运营的策略。主要出于两大原因:一是对目前的虚拟运营内容不感兴趣,“没找到与腾讯当前业务的契合点”;二是目前还不想为此得罪运营商。
在目前明确的宽带接入和移动业务转售两大虚拟运营商业务,都是以传统的话音通信和基础带宽运营为内容,与腾讯经营的以服务免费为特征的互联网业务不仅不契合,还有天然的冲突。有业界人士构想,腾讯若拿到虚拟运营牌照,可以在手机QQ或微信中加载IP电话功能,或者向庞大的QQ和微信用户推出定向的资费套餐包,不但有利可图,还能相互促进。腾讯人士则表示,IP电话目前还不被政策允许,而如果仅仅是做一些营销创新如微信资费包,为此得罪了运营商,“腾讯目前还犯不着”。
“我们还在加强与运营商的合作。”腾讯无线一位人士表示,虽然以移动梦网为代表的模式被移动互联网终结,但是运营商新的经营模式又催生了新的合作可能性,比如公司化的各大基地。腾讯并不否认,如果介入移动业务转售这样的虚拟运营业务,能为腾讯带来的可观利益。据接近腾讯决策层人士表示,腾讯高管明白其中的金矿,但问题在于这一票干完了,尤其是得罪了运营商之后,下一步腾讯能干什么?观察人士认为,腾讯目前构筑了一个强大的用户至上的生态圈,它也是目前唯一能从用户收到钱的互联网公司,这种基因也造成腾讯并不善于把握政策性机遇,且不轻易得罪合作伙伴而破坏当前的生态圈。比如在喧嚣一时的互联网手机潮中,连谷歌这样的大鳄都加入其中,只有腾讯按兵不动。[!--empirenews.page--]
那么,被视为传统电信业掘墓人代表的腾讯,会对怎样的基础电信业务感兴趣呢?一位地方运营商人士称,最近来自腾讯的信息有两个,一是腾讯希望与运营商合作推微信套餐,第二,腾讯对基础网络的规划建设非常感兴趣。上述人士表示,他认为腾讯注重用户体验,随着用户群的扩大,从基础网络来提升业务质量的意愿越来越强烈,而数次因网络质量而导致QQ用户断线的事件也加速了这一想法的发酵。据了解,腾讯从2011年已经开始在全国一线城市构建自己的专用骨干通信网络,并计划在未来3至5年内,将网络覆盖至全国主要大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