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业未来是信息娱乐 电信全员学习去电信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去电信化”成为一个时髦的词语,在电信领域内成为转型的标志,但是,究竟如何转型,很多电信人仍然摸着石头过河。
今天,互联网流传一篇文章,为中国电信前总工程师、现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所做。运营商必须“去电信化”!中国电信要求内部全员学习这篇文章!搜狐IT证实,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内部举办“天翼大讲堂2013年战略解读季(第1季)—去电信化篇”电视电话讲座,但是,中国电信新闻发言人不能回答是否要全员学习。
该文章分析了电信运营商处境:
1、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电信业赖以生存的各个方面都在经受空前严峻的挑战:大量互联网新业务的出现,使得电信运营商的话音业务和有限的增值业务不断贬值与被边缘化;
2、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等大量新型终端的出现,在带来巨大的网络流量和信令压力的同时,引领了信息通信业务的发展,也使得运营商的传统主导性和重要性逐渐降低;
3、产业链的重点和利润向上层业务与终端转移,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新型、轻型运营商凭借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的创新,大举进入电信服务业,并获取了大部分利润。
4、收入增长幅度小,技术进展缓慢,而流量增长飞快,成本随着流量增长也很快。这种量收剪刀差越来越大,任何一个企业都难以长期在这种扭曲的状态下生存,全球电信业的中心工作就是如何解决剪刀差不断扩大的问题。
5、外部环境日益恶化。运营商不仅面临日益无理性的运营商之间的竞争、制造商之间的竞争,以及IT和有线电视业的挑战,而且,更重要的是面临日益严峻的互联网业务运营商(OTT)的挑战,这种挑战才是深层次的、触及灵魂的。
6、业务主体发生了根本性变化。100多年来电信业赖以生存的语音业务收入已发生根本性动摇,日趋边缘化、免费化。而爆炸式增长的数据业务耗尽了网络资源,却不能带来相应的收入和回报。
7、电信业引以为豪的“电信级”业务在体现高质量、高可靠的同时,也意味着高复杂度、高成本和高浪费。
8、商业模式落后。传统电信业单纯前向收费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冲击下逐渐失效,而新的商业模式尚未建立。
9、创新乏力。电信运营商正面临体制僵化、技术理念落后、包袱沉重、创新乏力的被动尴尬局面。尤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屡战屡败,几乎没有值得一提的成功案例。沃达丰2000年进入移动互联网领域后的三次失败就是典型的案例。
互联网带来挑战
来自互联网的挑战有四个:
1、商业模式难持续。一是“接入收费+业务免费”的商业模式不能长久维系。二是技术进步和业务收入增长无法支撑流量无节制的疯狂增长。
2、产业链关系失衡。作为建网者的运营商入不敷出,收入和利润都很低,而互联网应用商的收入和利润快速增长,利益向上层转移,底层电信运营商被边缘化、低值化,他们很难保持建网积极性。
3、可管可控可扩可信能力缺失。可管、可控、可扩和可信是商用网的基本特征,而互联网并不具备这些特征。电信界一直在努力改进互联网的技术创新成果,建设基于IP的下一代网络,引入各种可管、可控、可信技术,对IP网络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管理。
4、服务质量难以保证。只有在资源分配、准入控制和合理调度三个方面都能实施有效控制,才可能实现真正的QoS,即所谓“硬QoS”,否则只能实现所谓“软QoS”。试想连信息传输的路由都不确定,怎么能保证其延时,提供QoS?本质上互联网是无法确保支持实时业务的。
5、路由器架构封闭、复杂、昂贵、耗电。控制转发一体化导致复杂无序、昂贵(接口比同样速率的传输接口贵4~5倍),功耗增长速度快于设备容量增长速度,远高于低层设备。
6、安全性差。网络对用户透明,用户对网络不透明,造成网络犯罪成本低,防范和执法成本高。而缺乏路由鉴别机制导致的路由信息和路由行为的可信性问题是路由安全的最大隐患。
7、移动互联网与IP层的匹配问题。网业分离的互联网业务设计理念使得业务的开发门槛很低。然而,基于IP承载层设计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应用与基于集中调度的移动网是天然不匹配的,基于IP层平等理念的业务应用开发导致了大量网络容量和信令资源的浪费,但互联网和移动网这两边谁也动不了。现在的一些办法治标不治本,只能有限地降低网络容量危机造成的影响。
待跨越的四座大山
韦乐平在文章中指出,去电信化面临着四大难题。“去电信化”改造将是一个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进展速度主要取决于外部竞争环境的压力和变化。但这一步一定要迈,要从5~10年乃至更长的时间跨度看待这个问题。
1、遗传基因难改。电信业百年形成的基因已从观念、流程到实践深深印刻在全球数千万电信从业人员的脑海。
2、体制和机制难改。电信业无风险决策要求,漫长和随机的决策,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习惯已经形成。例如:我们制定的标准往往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不仅综合考虑了全球主要标准的要求,而且又有全国各个省份地区的所谓特殊需求,不管这些要求是否有价值、有必要,而这些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3、涉及整个生态链的协同改造。“去电信化”不是单一环节或单一公司能有所作为的。
4、生存危机意识不强,许多人认为还没有到非改不可的境地。
电信业不会轻易衰亡
尽管电信业被边缘化,但是韦乐平认为,暂时不会衰亡。
主要原因:电信业市场需求特征、公用事业属性和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地位,以及多年来的市场化磨炼,决定了电信运营商不会轻易衰亡。过去这么多年的所有颠覆性业务和技术(VoIP、P2P、IM、IP等)没有从根本上将其“击倒”,近五年全球电信行业的财务抗跌性也证明了其生命力的顽强。与运营商命运息息相关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将经历同样的坎坷,但主要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而电信业何处去?韦乐平提出四大观点:
1、电信业将回归或部分回归公用事业特征,实现“微利+低增长”,以苹果、谷歌为代表的少数轻型运营商的崛起,将重塑行业格局,主导较高利润的上层业务和应用。电信运营商管道化、边缘化、低值化趋势难以逆转,但仍将继续主导低层基础电信业务和少数上层应用,回归或部分回归公用事业特征,实现“微利+低增长”。形成新老运营商长期共存的二元化局面。[!--empirenews.page--]
2、降低成本和智能化管道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电信运营商向互联网业务的探索和转型不会停止,但除了少量业务和应用外,整体成功的概率很低,多数只能靠降低成本(减员增效和降低网络成本)和智能管道来实现可持续发展。技术发展依然是拯救电信业的原动力,不过技术的发展方向要从简单追求先进性转向大幅度降低成本和提升管道价值,解决流量和收入的剪刀差问题。电信和IT行业发展的历史表明,降低成本是战略,而不是战术,更不是市场策略和权宜之计。
3、商业模式是关键。电信运营商传统的商业模式在互联网业务的冲击下基本失效。电信业需要最终创建基于应用环境、消耗资源和相应价格三要素的新型商业模式,这是电信业能保持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4、电信业的未来发展大方向是信息娱乐业。电信运营商继续以管道为主,提供综合业务平台,并向信息服务和娱乐领域延伸,即作为电信运营业大的历史发展阶段是:“电信服务—信息服务— 信息娱乐业”,那将是一个基于视频的,以传媒为中心的丰富多彩的时代。
中国电信前总工程师、现工信部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韦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