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徐龙建议:构建三大防护体系捍卫“第四空间”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全球信息化与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信息空间已成为领土、领海、领空之外的“第四空间”,信息安全问题也已渗透到人民生活、社会发展、国家安全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指标,首次明确提出“要健全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战略部署。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广东公司总经理徐龙分析认为,当前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一是信息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加强信息安全保护是大势所趋。据艾瑞咨询统计,2012年国内每月新增木马病毒超6千万,恶意网站超150万个;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2012年中国网民信息安全状况研究报告》显示84.8%的网民遇到过信息安全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二是行业发展缺乏有效规范,部分互联网企业凭借技术手段控制或打压竞争对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仍然存在,部分安全厂商对网民信息获取行为缺少监管和规范。三是立法、执法、普法进程仍待推进,“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议案的审议通过为后续相关行政法规提供了依据,但在法规的细化、执行的落实、法律意识的普及仍有待推进。
只有确保网络信息安全,人们才能幸福生活,行业才能繁荣健康,经济才能长久发展。“做好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不仅是能力的体现,更是必须肩负的责任”,为此徐龙建议,要加快构建“陆、海、空”一体化的网络信息安全防护体系,捍卫“第四空间”安全。
一是打造网络信息安全防护“天网”。通过完善产业法律法规网,制定权责清晰、高效实用、分层分级的具体法律法规,切实做到“依法用网、依法管网、依法促网”;通过完善行业自律规范网,制定行业规范,加强行业监督、监控、监管,净化行业竞争环境,鼓励行业自律,形成信息安全保护的行业规范;通过完善企业内部管理网,引导企业加强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安全防护流程制度。
二是打造网络信息安全地面“堡垒”。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安全机制堡垒,建立跨企业、跨行业、跨部门的协同处置机制,形成统一的信息安全保护机制;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堡垒,大力推动在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等领域的软硬件安全技术创新和运用,构建一张使用不同协议、与现网物理隔离的备份网络,确保基础功能设施在紧急情况下的正常运作;通过构建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堡垒,通过加大信息安全人才队伍建设、设置专项奖励基金等方式,引导国家机关、科研机构、企业等共同加强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攻关,提升互联网运营企业的安全服务提供能力。
三是掀起网络信息安全防范“浪潮”。全面提升全民法律意识,加快现有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普及,切实推进人人知法、人人守法、人人用法;全面丰富社会监督手段,强化全民参与、全民防范、全民受益的社会化监督体制,形成闭环式的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全面提高依法严惩的力度,依法严惩网络安全违法行为,彻底斩断网络安全黑色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