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带那点儿事(一):“假宽带”的真凶[图]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没有高速的宽带基础设施,一切互联网等信息化应用都将是无源之水,这并非危言耸听,而“宽带不宽”的现象又让这个无源之水面临枯竭。2011年反垄断调查闹得沸沸扬扬,去年“假宽带”同样备受关注,对于宽带服务的种种疑问始终困扰着每一个用户,对此,腾讯科技实地调查走访为你解开心中层层谜团。
去年,DCCI一则报告揭露了我国互联网用户所用宽带的实际平均上网速度,超过一半以上都达不到标定网速,网民的抱怨顿时炸开了锅。那么,用户的网速缘何“宽带不宽”?谁又是真凶呢?
首先先了解几个概念,这是很多用户并不完全清楚的。这里所说的宽带是指通信中的带宽,代表通信线路传送数据的能力;那么用户家里所安装2M、4M或者10M是指这个宽带传输数据的速率,也叫宽带接入速率,直白些就是大家口上常说的网速。
了解概念后,要想知道网速快不快,肉眼观察是一个表面办法,但用户花了钱购买了宽带服务自然就要核实产品,就好比市场买菜买肉一样,看上去外表新鲜,之后就要看是否缺斤短两,买菜买肉要用秤,网速自然就要依据测试标准。
对此,上海电信的相关专家技术人士向腾讯科技表示,通常所说的2M是指每秒2兆比特(即2Mbit/s),而用户使用的一些实时测速软件通常显示的是用户下载时的速度,其计量单位是每秒千字节数,这两者是1:8的关系,所以2M带宽对应的是每秒256Kb/s的下载速度,4M对应512kB,10M对应1280kB。但这些是理论速率,实际要比这略低些。
那么,实际速率达到多少算是符合标准或者不是“假宽带”呢?该人士表示,还是以2M为例,正常的下载速度若能达到200kb/s,则不存在假宽带。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做到100%提供理论下载速度,相比美国、日本、韩国这样的地区技术相对领先,也只能达到90%左右。
而国家也已有了相关测试标准。去年11月底,工信部在一会上正式公布了《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固定宽带接入》通信行业标准和《宽带速率测试方法 用户上网体验》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标准。具体内容大家网上可查,这里不一一赘述。
但标准中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宽带接入速率指从宽带接入服务运营商的宽带业务接入点到用户终端这一段链路上的信息传送率,但大多宽带用户终端是通过有线方式连接在接入网终端设备(如DSLModem等)上的上网终端设备。而由于接入网只是网络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宽带接入速率并不等同于用户使用网路业务时体验到的实际速率,即用户终端到业务服务器之间的速率。
这短话看似有些专业,简单而言,就是运营商提供的宽带速度到用户终端中间还有其他接入设备,所以实际速度和理论会有偏差,而控制中间接入环节的是二三级运营商。
二三级网络运营商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利益,不保证宽带网络用户使用体验是引起“假宽带”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由两个原因造成:一个是独享宽带变共享,另一个是强制安装不合格的指定网络。
据了解,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宽带销售市场可以划分为三级:一级市场是骨干网宽带批发市场,下级骨干网运营商向顶级骨干网运营商购买骨干网带宽(出口带宽,主要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二级市场是宽带批发市场,宽带提供商向骨干网运营商批发带宽。三级市场是宽带零售市场,各级宽带提供商向用户出售宽带业务。
上述专家人士表示,骨干网宽带批发市场是一个很特殊的市场,和消费者关系不大,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主要是宽带批发市场和宽带零售市场。“假宽带”主要出现在宽带零售市场,即民营宽带提供商向三家基础电信运营商低价批发带宽后,以低价拥有独享宽带为幌子,吸纳最多的消费者使用以最大化利润,而过多的消费者使用本该独享的宽带网络使独享网络变成了共享网络,造成用户速率远低于其宣传的带宽速率。
至此,“假宽带”的真凶一目了然。
目前北京有二三十家具备二三级电信网络运营资质的SP。这些SP可以向中电信、中给联通、移动旗下的铁通批发一些带宽资源,受利益驱使,批发来的带宽要分给小区更多人共享使用。
一个看似简单的“假宽带”问题,如果真细细分析起来,背后隐藏的则是中国宽带发展中一些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假宽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