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威睿电通CEO张可:做好产品拒绝壁垒的十年坚持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3月5日专稿(蒋均牧)拒绝技术壁垒、让更多人得以从移动通信中获益,这或可总结威睿电通(VIA Telecom)十余年来的成长轨迹。
从2002到2012,这家全球除高通以外唯一的CDMA基带芯片供应商经历了漫长的市场布局,迸发出令人惊讶的增长活力。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威睿电通的销售收入接近7亿人民币,在中国CDMA终端芯片市场上更是再度占据了25%以上份额。
在这个充满诱惑的时代,埋头做事业的企业和人总是令人尊敬的。威睿电通何以坚持至今?它承载着经营者怎样的梦想和理念?又将以怎样的战略和姿态拥抱未来?
带着这些疑问,C114几经辗转约见到了威睿电通首席执行官张可博士。现年50岁的他还有着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资深成员的身份,工作之余唯一的娱乐便是阅读书籍,言谈间像个学者多过企业掌门人。
“‘小车不倒只管推’,只要是觉得有意义的事情,就要把它做成。”在张可眼中,现时最有意义的事情依然是“把产品做好”这个贯穿十余年的朴素愿景。
威睿电通首席执行官张可博士
威睿诞生:掌握核心技术
张可在美国麻省渥斯特工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师从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院士卡威·帕勒万(Kaveh Pahlavan)博士。作为无线通信领域的专家,他所认同的是“技术造福人类”的观念,而其先决条件就是掌握核心技术。
在职业生涯早期张可曾出任过摩托罗拉(Motorola)、罗克韦尔(Rockewell)、全友电脑(Microtek International)等公司的重要职位,并在任职期间主持了多个无线芯片研发项目,包括参与了第一代GSM半导体芯片的研发工作。1997年,他与东方通信合作在杭州合资创立了Synchronization,这家公司曾研发出中国国内第一款自主知识产权的的GSM手机EC528并实现出货。
2001年,东方通信决定将Synchronization合并到整个体系中,在王雪红亲自邀约下张可加盟了当时名列全球前五的IC设计公司威盛电子,出任无线方面的顾问。2002年,张可建议并代表威盛集团主持了对巨积(LSI Logic)CDMA业务的收购,随后将之重组为威睿电通,并在王雪红支持下出任首席执行官至今。
“巨积和高通都是早期CDMA的共同开发者,相互进行了专利交叉授权,在CDMA业务被威盛收购前就已经获得了高通的全面授权。”张可回忆道。
实际上在上世纪90年代获得高通CDMA芯片技术授权的还有DSP Communications(被英特尔收购)、PrairieComm(被Freescale收购)和VLSI Technology(被飞利浦收购)三家,但均未成功开发出CDMA芯片组。三星、索尼、意法半导体(ST)和德州仪器(TI)进入CDMA芯片市场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因此,威睿电通就成为了目前全球除高通之外唯一的CDMA基带芯片供应商。
正是基于对核心技术的掌握,威睿电通得以提供高集成的单芯片CDMA基带处理器(CBP),CBP具有灵活的开放接口,允许客户自由选择原件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从而帮助客户实现最大限度用料和最低的成本控制。而其端到端整体解决方案、高性价比的特性也都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上。
携手中国电信:拒绝壁垒
移动用户数从2008年底的2700多万到2012年年底已经超过1.6亿,这几年来中国电信的终端业务突飞猛进,在背后威睿电通是不得不提及的企业。以引入这条“鲶鱼”为标志,中国电信成功打破原有终端市场垄断格局、构建竞争机制,继而盘活了CDMA、EVDO整个产业链。
在接手CDMA网络初期,终端的匮乏无疑是中国电信面临的最大挑战。高通一家独大的格局令终端厂商或望而却步或产品售价高昂,无法形成规模效应。
2009年5月8日,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杨小伟与威盛集团总经理陈文琦代表双方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在技术合作、产品研发、产业促进等多个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以战略合作伙伴的关系携手共进,共同促进中国CDMA产业发展;2011年2月24日双方又续签了战略合作协议。
在张可看来,威睿电通的企业定位就是以整体解决方案来打破壁垒:“比如威睿CBP不仅支持CDMA2000,而且兼容IS-95A/B,可以在各类3G语音、数据和GPS设备上使用;除此之外,威睿还提供辅助软件开发包,包括协议软件、完整的UI开发包和测试工具等;同时威睿可以为客户提供高质量、产品开发周期短的无线通信解决方案,包括运营商定制服务、完整的软件开发包以及全面的测试和生产技术支持。这些优势不仅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开发的周期,而且也极大地减少了开发成本,并加快了产品上市的速度——从概念到产品时间仅为3到6个月。”
与此同时,威睿电通实施的高性价比战略也令更多中小企业得以参与到CDMA产业链中,并间接推动了千元智能手机的普及。在中国电信2009年EVDO数据卡招标中,威睿电通高性价比EVDO芯片的加入使中国电信节省了数亿元采购成本;同样的,2010年威睿电通EVDO手机方案开始出货后,迅速降低了1/3的EVDO功能手机、EVDO智能手机的价格。
“中国电信当时很需要EVDO功能手机,我们团队在不可能的情况下,将用于智能手机的芯片改成用于功能手机上的,这款手机到现在还是中国电信主力EVDO手机之一。”张可对此颇为津津乐道。
对中国电信而言,与威睿电通的合作带来了CDMA终端市场的繁荣、摆脱了专利和成本上的桎梏、提升了自身的议价权和主导权;与此相对应,张可坦言威睿电通也藉此从长期蛰伏中走出,进入成长快车道,如今其70%的销售收入就是来自中国市场。
2012:向智能终端转型
在张可执掌威睿电通的职业生涯中,令他最为难忘的除了与中国电信达成战略合作,就是进入印度市场与进入三星供应商名单。前者是公司成立初期未获广泛认可时“打的第一场胜仗”,后者则意味着在主流市场上与高通相抗衡。
“威睿2010年进入三星,整个2月都在指挥团队和他们一起打仗,那年的春年都是在韩国过的。”张可说。
2011年以来,三星与威睿电通合作在美国市场推出了多款LTE及3G产品,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其中明星产品Droid Charge是三星采用威睿电通CBP7.1基带芯片的LTE+EVDO双模手机产品,这款非高通方案的LTE+EVDO产品一度在美国4G市场上独领风骚,市场占比最高曾达90%;后续推出的、同样采用了CBP7.1的Galaxy Nexus则是三星首款搭载Android 4.0的LTE+EVDO双模手机。此外,2012年基于威睿电通方案的Galaxy SIII也在韩国由LG U+推出。[!--empirenews.page--]
截至目前,威睿电通的合作伙伴已经有100多家,其中也不乏华为、中兴、摩托罗拉、HTC、宇龙酷派这样的高知名度品牌,良好的市场基础进一步加强了该公司的创新信心。
“我们正在做比较大的转型,主要方向是智能手机。”张可举例称,威睿电通与HTC合作的第一款产品就是HTC高端品牌One SC系列T528D;而酷派第一款杀入美国市场的Quattro 4G也采用了其芯片,这款智能手机在美销量已经突破了100万部。
2012年10月30日,威睿电通与联发科联合发布了双模双待智能机平台;12月,基于该平台的的华为C8826D正式上市。
张可还透露,威睿电通2012年出货量中有一半是向智能手机供应。
拥抱未来:全方位终端芯片方案商
尽管颇为欣赏那些“会讲故事”的企业,但张可认为芯片厂商最有意义的事情还是“把产品做好”,这也是威睿电通从成立开始就定下的基调。为此,该公司不惜投入大量资金,在全球范围设有四大研发基地、聘用了超过500名工程师。
张可表示,越来越多新技术与新趋势正在终端领域出现,例如围绕应用处理器(AP)的多核竞赛、LTE手机的迅速普及、超低价智能手机出现后对功能手机的迅速取代、生物功能技术与终端的结合(形成个人局域网,PAN)等,这在带来行业机会的同时也意味着“把产品做好”难度越来越大。
作为应对,威睿电通一方面将继续坚持智能手机转型的方向,另一方面将加大对LTE和AP的投入:“我们最新的研发焦点就是AP,主要的投资都会集中于此,希望到下半年推出自己的AP;LTE制式预计年内也会加入。”
与此同时,继CBP8.0将GPS做进基带芯片后,威睿电通2013年还将引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如果一切顺利,它将成为业界首家将北斗系统融入基带的厂商。
在张可的描述中,未来的威睿电通将是一家全方位终端芯片方案商,在今后几年中逐渐将所有与智能终端相关的技术都集成齐备:“整个半导体技术的演进非常快,后面的挑战还有很多,但是我有信心。”
“我们是一家创业型公司,员工都拥有期权,我对员工的承诺就是带公司上市。”在采访的最后,他还借C114重申了这一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