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走入“争途”:要不要全面去思科化?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全球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建成,国与国之间变得“近在咫尺”,信息化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信息安全更成为关系到一个国家安全、主权、社会稳定的重要命题。
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包括金融、军工、能源、民航在内的很多涉及国计民生的领域越来越依赖信息网络系统。以思科在中国的业务为例,据媒体披露,2012年年末的一组数据显示:在金融行业,中国四大银行及各城市商业银行的数据中心全部采用思科设备,思科所占有的中国金融行业市场份额高达70%以上。更有数据显示,自1994年进入中国的20多年间,思科已经遍布中国金融、航空、固网等各大通信领域,中国市场为思科提供了3%-4%的全球收入和30%的全球利润。基于此,中国各行业互联网信息设备过度依赖国外垄断企业的产品,这种潜伏的安全隐患该如何消除?而要打破国外通信设备上垄断的局面,中国企业又该如何作为?
在此背景下,3月1日,由中国新闻社、《中国新闻周刊》主办,以“信息安全走进‘争’途”为主题的中国信息安全论坛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的信息产业相关部门、学界、相关企业的代表共同探讨了中国信息领域安全的问题。
杨培芳:中国的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
国家间政治领域的信息安全之争同样在经济领域显形。中国企业在美国频遭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信息安全等指责及反倾销、反补贴调查等不公正待遇。自2011年2月开始,美国国会就对华为和中兴进行调查,以确定它们的产品和服务是否威胁了美国的国家通讯安全。去年10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发布报告称,华为和中兴通讯可能威胁美国国家通信安全。该委员会在报告中表示,这两家公司未能配合这一长达一年的调查,也未能解释他们在美国的商业利益以及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华为、中兴这两家中国网络设备提供商,再次成为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牺牲品。
对此,中国信息经济学会理事长杨培芳对中国当下的信息安全现状作了剖析。他表示:“目前中国的信息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虽然美国吹得我们很玄乎,说中兴、华为占领他们一些市场,他们觉得受不了,要抢回来。其实真正的核心技术都在他们那儿。在这种情况下信息安全需要信息智慧,而且需要综合治理。”
陈保国:加强中国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
有报道称,思科在华的第二大客户中国联通,正在更换已经使用的思科网络设备。而就在两会前夕,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出席会议时表示,金融信息的安全,涉及金融稳定和国家经济安全,我们应提高对思科等外国企业审查的严格性,提高其市场准入门槛。
在本次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保国博士表示,想要实现“去思科化”,这个事其实现在大家都在做。在和平时代,和核威慑相比,互联网的信息安全具有比核威慑更大的威慑效应。中国政府部门的80%,经济部门的90%的信息安全设备,包括系统是进口的。他建议,要破解这些问题,就要加强信息安全核心技术的研发,做强做大国内相关企业。
如何促进相关产品的国产化还有一套技巧,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国产化过程当中还有很多事要做,起码第一个信息安全的管理体系和这种信念要改变。陈保国总结说,加强中国信息安全的顶层设计,促进中国信息网络的自主、可控、可信的推行。
运营商代表:华为等国内企业正在赶超欧美
论坛上,来自某电信运营商的代表介绍说,互联网最开始其实就是以美国思科的设备为主,中国企业的一些通用技术,包括互联网设备,其实相对来说这种同质化的情况比较严重。但是现在中国企业正在赶超,比如说华为、中兴还有其他国内的厂商是属于国内企业里在这方面技术发展水平挺快的,在技术先进性上是能够满足需求。特别是华为在国内无线设备的市场份额应该是已经超过思科了。
只有国家从各个方面,从政策、法规、技术到全面的教育、法规意识、信息安全意识都做到了,才能给各个企业或者运营商及整个产业链提出各方面的要求,才是全面的。企业能做一部分,但是国家层面更加重要一些。
上述代表还提出,中国网络的运营企业也会从自身的角度支持国内的一些制造企业自主研发,能够生产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安全设备。同时,也会把国家的相关制度落实到企业的各个管理环节当中去。而且,现在网络核心设备国内产品的占比已经越来越大了。
中国新闻社副总编辑、《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社长刘小青也在论坛上表达了媒体在信息安全方面的立场,他表示,如何保护和提升我国的电子信息安全,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议题。希望能够构建政府、学界以及电信产业与公众的交流平台,形成引领信息安全的社会舆论导向,释放助推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