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系内斗不止 IPTV形成三方博弈格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记得去年做过一张关于IPTV的三国鼎立图,当时针对了央视国际、百视通和华数三个牌照运营商,结合各自的优劣,以魏蜀吴戏言之。
进入2012年,整个IPTV产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原有的IPTV牌照体系被广电总局所新打造的二级播控平台体系所替代,并期望借助播控平台对整个IPTV进行新的把控,于是这三足鼎立图,便在从牌照到播控的变迁中又形成了新的变化。
所谓一二级播控架构,是广电总局从2010年344号提出的,建立以中央电视台为总播控平台,地方电视台为集成分播控平台的IPTV播控架构,但自提出之后,由于原有的IPTV市场格局的存在,导致该架构一直未能真正落地。
2012年初,由广电总局牵头,为央视国际和百视通两大IPTV牌照运营商拉郎配,建立IPTV合资公司,一为主,一为备份。从而解决央视国际有名无实和百视通师出无名的短板。但理想终究无法替代现实,到2012年底,合资公司还是空中楼阁,IPTV市场实际上存在着一明一暗的两大总播控平台。
2012年6月,广电总局发布43号文,再次强调IPTV总分二级播控平台的落实,并且把分平台的地方电视台明确为省电视台,从而表明了在原本试点城市电视台和省电视台之间的播控纠纷的态度。
说明了前缘,再来看现在的IPTV播控平台的现状,我还是以一幅三足鼎立来示意现有国内IPTV播控平台三大体系之间的差别和优劣。
天时---央视国际
天时是央企最大的优势,而央视尤甚。但如今的央视国际,在IPTV上除了一以贯之的政策优势外,连原本的中央电视台3568的内容优势也被中央卫传收回去了,而不买新片,仅靠中央电视台自有内容打底,这个差异会越来越大。
而且根据总局最新内部会议的表述,目前没有完全符合规范的总、分平台。央视国际现在所谓对接成功的总分平台也是良莠不齐,云南试点的效果源于让利于云南爱上,成都业务的发展在于成都电视台的参与,此外,如辽宁、河北、山东、湖北等地试点都是不甚乐观,山东截至现在才不到2万用户。
而对于试点地区播控平台的总分对接情况,总局和央视9、11、12月连续召集各试点电视台开会,但在央视屡次获得政策支持的情况下,似乎还是带着更多的政绩的要求。如央视只唯上,不唯市的风格依旧不改,则:
得天时者,如不能善用之,便如付不起的阿斗也。
地利---百视通
2012年,对于百视通来说,压力很大,刚上完市,就面临着IPTV牌照游戏规则的新更改,而来自资本市场的一连串的关于合资公司的询问也使得他们更加微小谨慎。
幸好,百视通还有着以前多年耕耘所积累的地利优势。就是那千多万的固有IPTV用户和所积累的运营经验,这也成为他目前最大的资本。而无论央视还是地方电视台,都没有这个胃口一下子把用户都吃掉,如果割接不顺利,这可是会引起社会问题的大事。辽宁10万用户的一次性割接,后续由于内容变化太大,也引发了不少用户的抱怨和变迁。
是,在深圳、在江苏,便都出现了IPTV新、老两个平台的格局,原有用户依旧掌握在百视通平台,新用户才切入地方电视台的播控平台,而且这个现象还将维系一个不短的时间,于是这就为百视通未来谋求变局提供了时间的空间。
所谓变局,就在于百视通能否通过和运营商的合作关系和原有的用户基础,如能在保持商业模式不变的情况下,借助IPTV和互联网电视这两个概念形成左右互换,则将是最成功的杀手锏.
得地利者,如善加用之,可抵百万兵也。
人和---地方电视台
产业发展最终还得接人气,而地方电视台在IPTV大势已成,利益初现的情况下,也终于出手了。无论是央视还是百视通,在地方上还是不得不或盘或蹲的。
所谓人和,在于内容,在于营销,在于话语权。地方电视台的内容,虽然不见得大家都看,但如果没有,大伯大妈肯定会不满足,更何况,地方电视台还可以补足3568的短板。同时地方电视台的媒体资源,对于IPTV的传播可以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更何况这是为自己谋福利的大事,他们有积极性。最后,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心目中电视还是属于广电部门的正统,现在有电视台给电信背书,这个信服度有益于用户规模的扩张。
而对于地方电视台而言,随着IPTV本身的政策通道被打开,电信运营商需要依靠他们的合作,广电总局需要依靠他们实施播控,央视需要依靠他们落地,而IPTV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收益则更是他们的合作动力。于是,在未来,地方电视台以播控为手段,以利益为目标,以内容为优势,将更多掌握IPTV播控体系中的主导性,央视、百视通等等,无论愿不愿意,在地方的定位首先是C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