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震后手机难打通微信却能用?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4月22日,人民网官方微博发文称:“汶川大地震手机难拨通。雅安芦山地震,还是难拨通。5年间为何感觉没进步呢?地震灾区,无论抢险救援还是新闻采访,通信信号都极为珍贵。两天来电信部门加紧抢修,下了一番工夫,提供了宝贵的免费无线上网点。记者一边喊给力一边也疑问:上网能解决,手机信号为啥解决不了?”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疑问。
一些不明真相的网友和新闻从业者,在网上抱怨甚至大骂电信运营商“太差劲,打个电话都打不通”,称“应该跟微信和微博好好学学,人家怎么能用得好好的”。看到这些指责,一位电信运营商基层员工无奈地说:“没有通信网络,难道微博和微信是靠空气发出去的吗?通信人在灾区冒着生命危险抢修通信网络,却遭受这样不公的质疑,真叫人寒心。”为了帮助大家消除误区,《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了中兴通讯以及一些研究机构的移动通信工程师,了解震后手机难打通而微信等却能正常使用的原因。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电话、短信、微信或微博都要依靠电信运营商的通信网络才能正常工作。当地震发生后,如果光纤或基站受损造成通信网络中断,那么这些业务都不可能正常使用。雅安地震发生后,部分通信网络设施受损,但仍有相当数量的通信基站还在继续工作,而且电信运营商的抢修队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争分夺秒地抢修“通信生命线”,力争在有限的条件下,满足大家的各种通信需求。
震后手机难打通微信却能用,这是由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通信网络的结构所决定的。
简单地说,通信网络就好比一条条道路。打电话时,通话双方会占用一条专用通道,通话结束前别人不可以在这条路上行走;而微信、微博等使用的是公共通道,多人可以同时在一条路上行走,即使出现了暂时的拥堵,大家都会排好队,等待道路畅通就可以依此通行。在相同的条件下,公共道路上通行的人当然会更多一些。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灾难发生后,电话仍然是人们通信的首选方案,因为其具有实时、高效的特点,微信如果达到和语音电话同等的质量和使用量,需要的通信资源会跟语音通话相当甚至更多,微信也会很难发出去。
以第二代移动通信GSM网络为例,一个室外基站可以覆盖大约0.5平方公里的面积(市区和郊区的情况有所不同,同时核心区域用户更多,移动通信网络的覆盖面积更小)。基站发射出的无线载波(也称载频)有限,一般也就十几个载波(可以理解为主道路),每个载波有8个时隙(分支道路),除去信令占据的时隙,一般可以允许6个或7个时隙同时通话。一个用户在通话时会独占一个时隙,所以一个GSM基站可以支持大约100人左右同时通话。
地震发生后,部分通信网络受损,一些基站无法正常工作,网络在同一时间能够支持的语音通话“道路”就会减少。再加上,当地用户纷纷通过电话报平安,来自全国各地的成千上万的人致电震区关心亲朋的安危,使得情况变得更加复杂。这将造成震区中的基站没有足够的网络资源接通电话,也可能因为语音话务量过大导致局方交换机拥塞。
而微信、飞信和短信等传输的大多都是小数据包,传输的信息量少。同时,它们是“异步传输”,也就是当一次发送不成功可以重试发送,也许会延迟一段时间,但最终还是可以发送出去,而用户并不会明显地察觉这种业务中断或者延迟。此外,除了移动通信网络,微信、微博等还可以通过WiFi连接固定通信网络运行,因此与手机通话相比,它们可走的“路”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微信一般会在两个时隙(两条道路)传输信息,一条路用来传输数据,另一条路(通常短信也使用这个信道)通过发送指令确认用户在线以及是否有新消息到达。当有大量用户使用微信时,通信网络也会拥塞,会造成电话打不通,不能上网。
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打电话不能走公共通道呢?因为语音通话需要满足实时和连续性的需求。我们在打电话时,都是实时的对话,试想你说了一句话对方要几秒甚至几十秒才能听到并回答,这样的体验显然是无法满足用户需求的。而且一旦通话中断或者有其他人的声音“串线”进来,用户会很明显地感受到。因此,为了保证语音通话的质量,通信网络必须为其提供专用通道。
事实上,与汶川大地震时相比,电信运营商此次无论在应急响应速度还是技术等方面均有提升。运营商的抢修队是灾后最先到达现场的救灾队之一,目前灾区的基本通信需求可以得到满足。同时,运营商还在灾区免费提供语音、短信和漫游服务,并开通了寻亲和报平安热线,已成功帮助100多人联系到亲人。汶川地震后,为应对自然灾害而部署的“超级基站”等应急通信设施经受住了考验,它们的正常工作为通信网络抢修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一位看见“超级基站”的网友发微博说:“本以为超级基站应该是膀大腰圆、三头六臂的家伙。可一眼看去,样子跟普通基站没啥差别,但当正常通信传输被破坏后,是它挑起了服务抢险的重担。我想,那些已在一线奋战了几天几夜的人们,也是如此吧。”
抢险救灾的通信人不奢求获得大家的感谢和褒奖,但至少请为他们的付出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