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互联网人士误导微信收费舆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最近热议微信收费问题,李开复对此发了一条微博,呼吁政府和运营商慎思,切勿对消费者收取应用费。“我们看到消费者强烈反弹,(如果)不咨询民意就政策出炉,后果严重。”
李开复这条微博唯一说对的地方,就是微信收费的话题的确激怒了消费者,网上铺天盖地掀起对电信运营商垄断收费的申讨。小马哥看了应该会热泪盈眶,腾讯闯荡江湖15年,过去没少挨骂,总算有一回赢得万众支持。
世界上什么事情都能忍,就是将免费改为收费不能忍。但李开复这条微博存在明显的误导。电信运营商的确就微信问题在与腾讯交涉,但就算讨论收费,也是电信运营商向腾讯收费,而犯不着直接向微信用户收费。至于腾讯向不向微信用户收费,那是腾讯自己的商业模式选择问题。如同优酷土豆在视频网站上播放冯小刚的《1942》,你可以提供收费点播,也可以免费播放通过贴片广告来盈利,但无论如何不能在冯小刚找网站商量版权费时,向免费用户大叫:“杀人了,放火了,冯小刚来抢你们的钱了!”
不过即便清楚电信运营商只是探讨向腾讯收费,网民依然会坚定地站在腾讯一边。微信免费提供3亿用户使用,目前几乎没有商业盈利,电信运营商向一个非商业模型的平台收费,如同税务部门向慈善机构征税,这不是贪婪又是什么?所以一干互联网大佬都在痛批电信运营商:“看到免费使用的东西你们就那么难受吗?”
人人都看清了电信运营商在这一问题上的利益所在。微信不仅“以10%的数据流量占据60%的信令资源”,从而对通信网络造成巨大负担,更是直接冲击了电信运营商的语音、短信等基础业务,因此不能放任微信肆意发展。
但问题是,人们是否看到了腾讯在微信平台的利益所在。探讨互联网业的免费其实是个相当有趣的话题。纸上谈兵绕理论圈子没有意义,现实会告诉我们一切。我们可以回想所有那些免费的故事。淘宝没有做大的时候,马云说对淘宝的唯一要求就是不许盈利;淘宝做大的时候,马云说今天的互联网谁免费谁就是找死。广电争抢手机电视标准时,说自家的CMMB定位于免费公益服务,要提供给全国人民免费观看;一旦占领市场,马上宣布加密收费。事实告诉我们,那些高举免费大旗的人,抢占市场前都是圣人,抢占市场后发现原来都是商人。
微信同样如此,它不可能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公益平台,今天做圣人只是为了日后做商人。所以电信运营商和腾讯之间的谈判,不是商业与公益的矛盾,不是索取与奉献的矛盾,不是贪婪与无私的矛盾,只是企业和企业之间在商言商的利益博弈而已。
就算微信收费只是商业利益纠缠,多数网民还是会反对电信运营商。因为在很多人看来,大型国有企业和民营互联网企业较劲,完全是以大欺小,以强凌弱。
但老观念是会害死人的。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除了中国移动由于特殊原因一家独大,中国联通的净利润只有腾讯的一半,中国电信的净利润也只是和腾讯旗鼓相当。电信运营商一年上千亿的投资,上百万的员工,听起来气势吓人,但论起赚钱来是要被两万腾讯员工笑话的。
今年初工信部发文试点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业界热议腾迅最有条件抢当虚拟运营商,真是令人无语。这就好比招呼腾讯:“快去帮电信运营商打工吧,一定能过上好日子,他们每个月都能吃上一顿肉,可馋人啦!”可他们浑然不知,腾讯是吃鱼翅、燕窝的人家,你让他去抢一碗红烧肉?
以前都说,中国的时尚杂志是一群月薪八千的编辑,告诉一群月薪三千的读者,月收入三万的人怎么花钱。而在微信收费的问题上,我们分明看到一群月收入三万的互联网人士,告诉那些月薪三千的消费者,打倒月薪八千的电信业,信息社会就自由公平了。耶!
网络中立原则是否就公平?电信业的收入与流量“剪刀差”死结如何解开?电信业与互联网业怎样构建和谐共赢的新生产关系?这是当前全球都在思考的问题,微信之争只是这场大浪潮下的一朵小浪花而已。一切尚在摸索之中,没有人能给出清晰的答案。但寻求答案的过程需要客观理性的态度,而不是愤怒辱骂的情绪,更何况诸多愤怒根本就来得莫名其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