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时VS会畅通讯:云会议2.0引爆“北乔峰”与“南慕容”之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据Frost&Sullivan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会议市场规模为25.88亿元,较2010年增长了13.48%。预计2012年中国会议市场将突破30亿元,未来五年的增长率将保持在10%左右。
正是由于其价值,会议市场吸引众多淘金者,竞争尤为激烈:音频会议市场,三大运营商仍唱主角占据大半江山,全时、263通信等厂商表现不俗,占据部分份额;视频会议市场,国际Polycom、思科当仁不让领导市场,国内华为、中兴步步紧逼,等待超越;网络会议市场,中小运营商集结,目前V2威速、WebEx以及红杉树等厂商名列前茅。
而云计算的出现,使得网络会议迈入云时代,云会议彻底淘汰了软、硬件远程会议实施方式,转而将硬件购置与维护、软件开发与升级迁至“云”端。自然,云会议成为各方掘金市场的又一块香饽饽,尤其是对于远程商务协作通信服务商全时(北京创想空间商务通信服务有限公司)而言,从2011年7月推出国内第一款云会议产品至今,全时已创下全球用户超过100万,使用时长超过10亿分钟的骄人成绩。
时隔一年半的今天,全时在京发布新品——云会议2.0,将电话、数据、视频、移动四者形式融合,彻底打破了时间、地点、终端等束缚,真正实现了简单易用、随时随地的远程会议沟通新体验。这款产品的诞生,意味着全时作为中国云会议的领路者,在“云之路”的道上始终以加速度的步伐前行。
“我们和世界沟通的工具就是我们的产品。”陈学军反复强调,能否可持续地生产出满足客户需求的高质量产品,能否可持续地提供高水准的专业会议服务,决定了远程会议厂商在远程会议行业能否坐稳头把交椅。今次云会议2.0的推出,全时凭借自身实力稳固了其市场地位。
突破瓶颈推动百亿价值市场
据陈学军介绍,远程会议行业的发展经历了由电话会议到视频会议再到网络会议的三个发展阶段,估计远程会议行业的潜在价值应该在100亿美元左右,虽然拥有这么大的市场价值,但是行业规模却很小,发展很不平衡。
陈学军表示,过去远程会议行业一直被外企所垄断,全时没有选择成为其代理商,而是决定走自主研发之路,历时四年开发云计算底层架构平台Tang,随即成为思科、微软、Citrix之后,全球第四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会议基础平台的服务商,并致力远程会议市场探究。
在探究中,陈学军发现主要有三大原因阻碍了这个市场的发展:首先,使用功能复杂,存在九大繁琐步骤;其次,语音效果不理想,噪声回音很大;再次,移动性差,无法随时随地高效沟通。
为突破这三大瓶颈,全时推出云会议2.0产品。据陈学军介绍,全时云会议2.0基于全时自主研发的Tang平台,融合视频、语音、数据共享、白板等远程会议手段,实现多维度远程协作,实现了“简单、移动、协作”3大特点,让企业通信变得更简单便捷,让办公更轻松高效。
12会议为饵争夺通信服务市场
云会议2.0的推出虽然改变会议的形态与功能,但是陈学军表示这并非全时的终极目标,而是以“会议”作为切入点先进入远程通信服务领域,再抢占多方通信服务市场。
众所周知,目前国内通信市场格局中,运营商占据市场主体,但是有分析者称运营商专注大众通信市场,忽视多方商务通信领域的服务价值,在这个商务用户需求日益增长与愈发复杂化的多方商务通信市场,注定难有作为。因此,在这场巨大的商机中,最让人看好的莫过于那些具有多年远程商务通信服务经验的,能提供企业级远程多方通信解决方案的专业服务商。而素有“北乔峰”之称的全时与“南慕容”之称的会畅,正是在这样一场远程多方通信之争中狭路相逢。
全时起步早于会畅6年,2002年,全时在中国首家推出电话会议服务。2011年,全时在全球首家推出云会议服务,成为继思科、微软、Citrix之后,全球第四家拥有独立知识产权会议基础平台及远程会议技术研发中心的服务商。而独有的7×24小时人工在线服务和10秒人工快速响应的服务标准更是达到业界第一。目前在整个远程多方通信市场占有率上,全时份额已达70%。从“平台质量和稳定性”、“技术研发”、“服务深度”还是“市场份额”,全时都以行业老大的要求严以律己。而不甘落后的会畅在这场大战中,想要逆转反攻,面临着众多挑战。
当然,多方通信市场战火也必将因为两虎相争而越烧越旺。借助云计算的浪潮,全时先人一步,踏上“云会议”之路。而此次全新升级改版的云会议2.0的推出,融合了当下各种远程会议形态,更是将中国远程会议行业彻底颠覆。
另外,据陈学军介绍,此次推出的云会议2.0,外观上采用了中国风设计,融入了传统文化“哥窑瓷”等元素,贴近用户视觉享受。另外,与诸多应用软件高度整合的会议插件,不论电脑桌面、Outlook邮件、IM(即时通讯)、Office文档等,用户都可轻松点击、随时召开或加入会议。而且酷似遥控器的操作界面简单、易用,升幅达400%的屏幕共享效率令文件瞬间共享,新增多媒体共享、与硬件视频互联互通等,都是以服务用户为宗旨设计的。
来源:C114 作者:杨笑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