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号转网试点今年将扩大 是否应推行再惹争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3年世界电信日刚刚过去不久,业界对目前通信行业热门的云计算、大数据甚至4G发牌的讨论可谓激烈无比,与此同时,一些涉及用户基本权利的话题也被再度引发,“携号转网”何时能够真正实施就是其中之一。所谓携号转网,是指用户在更换不同电信运营商服务可以保留自己原有的通信服务号码不作更改,此举能够更大地保障用户对通信服务的自主权,在国际上不少运营商都已经普遍提供。但在国内,携号转网却还处于踌躇前行阶段。2009年4月,工信部下发了《关于做好移动用户号码携带试验有关准备工作的通知》,次年11月,携号转网开始在天津、海南两地展开试点。按照当时的计划,一年后工信部将对试点效果进行评估后决定是否推广。然而如今几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携号转网”仍然还在试点之中。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说法,2013年将适时扩大移动电话用户号码携带的试验范围,只是,在如今这个通信技术早已日新月异的年代,消费者们对“携号转网”仍然那么期待吗?
试验近三年,携号转网不过万余人
“携号转网”的呼声虽然很高,但是从此前在天津、海南展开的试验情况来看,用户行动的热情却并不理想。据工信部的有关统计数据显示,在以上两地超过2000万手机用户中,两年来提出携号转网申请的用户还不到1%,而在这部分人中,只有约7万用户办理成功,成功率不到37%。其中在海南试验的“单向转网政策”即非157、188号段的移动用户只能向电信、联通转出,电信、联通用户不能转为移动用户的试验,甚至还因为部分运营商违规操作导致用户“被转网”引发了上千起投诉。不仅如此,即使是成功进行了转网的用户,也时常碰到号码转出后原本与之关联的银行、第三方电信增值服务无法正常使用的困扰。
对此,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首席专家龚双瑾坦言,号码携带业务对当前的网络选路、管理支撑系统以及第三方服务(如银行代缴话费、行业短信业务)等都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各个系统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造,涉及多个行业部门利益,并非工信部一个部门就可以解决。对于海南所推行的“单向”转网模式,留学日本青山学院、专攻经济史的海南大学社科中心云大津博士更是指出,单向号码携带并不符合国际市场监管惯例。他认为,从全球市场监管趋势来看,政府鼓励市场化的公平竞争,监管更多聚焦于市场竞争行为,而非竞争结果。推行号码携带是所有运营商共同的义务,重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而非针对领先运营商的不对称监管政策。单向号码携带作为直接干预竞争结果的监管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与国际市场监管惯例相背离。目前,在全球实施号码携带的60多个国家/地区中,均实施双向号码携带,仅韩国在2004年先后针对SKT和KTF实施为期仅半年的单向号码携带。
号码不再“唯一”,试点扩大还有必要吗?
虽然前期试验效果不佳,但是工信部推广携号转网的行动仍在进行中,根据工信部部长苗圩的说法,今年携号转网的试验将扩大规模。但对于这个消息,此前最为热情的用户此次却表现出了不同的反应。在番禺工作的石先生此前一直使用2G卡号,因为上网速度不行多次萌生转到3G网络的想法,但是因为旧卡号积攒了多年的工作关系,换号实在太费神,所以一直没展开行动。“当时真的很希望能够有携号转网推出,不过现在用不着了,一部双模手机就轻松搞定了。”石先生表示,这个方法虽然成本高一些,但是同样一劳永逸,“不用担心单卡变成3G带来的网络不成熟,同时也完全不用再烦恼换号这个事情,其实看到携号转网试点的那些新闻,说什么绑定的银行、水电煤气短信什么的服务都不能用,我也是很担心的。”
而在天河岗顶工作的陈女士对于携号转网同样热情不高,“我现在和朋友联络大部分都是通过微信,手机能够上网就行了,至于什么号码不是太重要吧。”对于这类不再将手机卡号视为“珍宝”的市场变化,业内专家表示,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交叉、渗透、融合已成为业界主题词。电信业已不再是纯粹的“电信业”。在客户需求的推动下,有线电视公司、媒体公司,互联网公司已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经营范围相互融合交叉,产生了越来越多丰富的应用。美国运营商Sprint今年3月宣布与Google整合语音通话业务,就可以看作是电信运营商为了构建新的创新服务模式和利润点而向竞争对手拆掉号码垄断围墙的举动。由此可见,“号码”这一传统电信行业的稀缺资源正在逐渐丧失其捆绑客户的重要地位。下一步的行业竞争能力是取决于品牌、服务、应用、反应速度这些能力的组合。换句话说,运营商要想吸引客户或者保住已有客户,必须踏踏实实练好“内功”,对内修补短板,对外积极拓展。希望通过简单的同质化服务加上号码迁移政策就能改变市场格局,并不太现实。
“就目前情况来看,推携号转网虽然仍有其尊重用户自主选择权利的合理性,但却少了必要性,因为目前国内运营商的资费竞争已经相当激烈,尤其在3G市场上,格局也相对平衡,反而是携号转网相关的技术、服务支撑还不到位,急于推出并不一定就是好事。”战国策首席分析师杨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