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金中移动 科大讯飞增收迈入快车道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微信等坐拥庞大用户量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却仍在探索商业化之际,科大讯飞(002230.SZ)的灵犀已经走上掘金的快车道。
6月25日,科大讯飞公告称,其与广东移动签署《2013年灵犀业务合作协议》,后者按照“灵犀”每月的活跃用户数向科大讯飞结算费用,每用户的月费在0.08-0.3元之间。
由于中国移动拥有超过7.35亿手机用户,为灵犀活跃用户数的增长提供了底层基础。此次合作协议的签订,在明确了灵犀商业模式的同时,也让外界对科大讯飞这一移动互联网产品的增收能力抱有极大想象。
“除了目前的前向收费模式,我们也和中移动在探索广告、垂直搜索等后向收费的可能。”6月25日,科大讯飞董秘徐景明对本报记者表示。
中移动助推前向收费
灵犀是由科大讯飞与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的语音门户产品。此次,科大讯飞的签约方为广东移动,显示广东移动成为这一业务在中国移动集团内部的接入方。此前,中移动飞信业务的对外合作也是由广东移动与神州泰岳等合作方签订。
根据科大讯飞与广东移动达成的合作协议,从今年1月1日开始,广东移动将按照灵犀的每月活跃用户数向科大讯飞结算,1000万以内的用户按照0.3元/用户/月结算,1000万-3000万之间的用户按0.16元/用户/月结算,3000万以上的用户部分按0.08元/用户/月结算。
“灵犀已经实实在在地为中国移动带来流量收入。”徐景明对记者表示,这种联合推广并进行收益分成的模式是业界惯例。
事实上,在目前的移动互联网行业,免费模式仍然是厂商扩大用户规模的最主要手段,企业很难实现前向收费,包括大红大紫的微信,其开发商腾讯也多次对外强调,微信不会对用户收费。
灵犀的前向收费,一方面与语音识别产品的独特性以及科大讯飞在中文语音识别市场的地位有关,另一方面其与此次合作的对象之间存在资本上的关联。中国移动持有科大讯飞约7000万股,持股比例为15%。而广东移动则是中国移动的全资子公司。
很显然,这种“股东+客户”的关系,有助于灵犀目前分成商业模式的最终落定,从而让科大讯飞在这一项目上得以迅速变现。
不过,徐景明澄清,个别媒体关于科大讯飞目前已从灵犀项目获1000万分成费的说法,系对其公告内容的误读。科大讯飞在发布《2013年灵犀业务合作协议》的公告中提及,从今年年初至披露日,其与中国移动及其关联方累计已发生的各类关联交易的总金额为1009.88万元。
“这1009.88万元是其他合作项目的收入,并不涵括灵犀。”徐景明表示,灵犀的合作协议才刚刚签署,尽管今年以来已经产生收入,但尚未计算在此次披露的金额之内。
徐景明表示,科大讯飞和中国移动也在探索后向收费的可能,比如广告模式、垂直搜索等。对于这部分收入,双方将按照“谁拓展,谁主要受益”的原则进行分配。签署协议的一方,将向另一方支付收益的30%。至于由灵犀产品带动的移动自有业务形成的收入,广东移动将会把其中的12.5%支付给科大讯飞。
中移动的互联网探索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投资入股科大讯飞,并形成目前的收入分成合作模式,是中国移动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布局的又一探索。
早在2006年,中国移动就将自己的标语(SLOGAN)从“移动通信专家”改成“移动信息专家”,宣示对移动互联网的高度重视,并通过多种方式切入飞信、移动MM、手机操作系统等热点项目。
在此次与科大讯飞的“股东+客户”的分成模式之前,中国移动的互联网版图中,既有独立开发模式,如卓望模式;也有技术服务外包模式,如在飞信业务上与神州泰岳的模式。
不过,在徐景明看来,中国移动的股东身份,并没有对科大讯飞拓展其他电信运营商客户带来障碍。
据徐景明介绍,在中移动入股之前,科大讯飞的电信增值业务合作方主要是中国联通,包括在音乐门户上通过语音搜索进行选歌、下载等。此外,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还能帮助运营商的传统呼叫中心减少人力成本,减少用户接入客服平台时的等待时间。
而在今年6月,科大讯飞又与中国电信签订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推动智能语音技术在中国电信的移动互联网产品、客户服务、家庭宽带、爱音乐等业务上的对接。
这意味着中国移动的股东身份,并没有对科大讯飞与其他运营商的合作带来障碍。
对此,徐景明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的真正对手是微信等OTT业务,另外,中国移动在入股时就已明确,“不干预科大讯飞的经营管理,科大讯飞今后仍将面向全行业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