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角逐 长虹逼得韩国连连降价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7月11日电 “截止到2012年,全球有32亿人至少有一部手机或移动设备,连接到移动互联网的有68亿,预计到2013年达到74亿。”这是全球移动通讯协会2012年的统计数据。
一个变化迅猛的世界扑面而来,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大数据将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工作、生活、社交、购物、学习…..都可以依靠网络便捷个性化的实现,互联网时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决策的改变,其迅速改变世界的强大生命力,无一不是因为其本身给人们提供了更加轻松、更加容易并且低成本、高效率的简单生活。
《长尾理论》的作者克里斯安德森在《创客》一书中指出,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在一起将引发制造业的革命。
消费者有了更多参考和选择,线下需要做的只是互动体验。长虹多个系列的智能芯片应运而生,长虹芯片团队率先与74亿的移动巨人握手!具备语音控制、智能交互等功能的第三代智能产品,已经实现多个移动终端互联、互通、互控,将彻底颠覆传统商业模式。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是一个怎样的团队?铸造出如此强大的桥梁!
逼得韩国芯片连降价
国际上通常将“made in china”委婉地解释为:中国制造,没有核心技术就永远没有话语权,长虹人再也压抑不住对“中国创造”的渴望。
战略决定成败,“作为传统家电整机企业,如果不走自主创新之路,在产业链上谋求上游地位,就难以摆脱关键技术、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何云鹏,长虹IC事业部产品总监这样认为。
如何实现“中国创造”对制造业来说至关重要,长虹IC事业部总监陈勇说了一组数据:“高清3D显示芯片从2009年起做了四代,每年需求量百万左右。原来是每片10多美元从韩国买,自主研发芯片投产后,成本降低了70%,就这个小小的芯片一年下来节约了不止7000万!”说到这陈勇脸上有掩饰不住的自豪。
原国家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司长莫玮曾经这样评价:长虹是一个有着优良创新传统的企业,在创新中积累了众多的“中国经验”。
12长虹旗下虹微2005年组建,耗时八年,加之长虹人的辛勤耕耘,长虹在关键部件上掌握了核心技术,智能基因对生产力的推动将势如破竹,经济效益将呈几何状爆发增长,使企业根本性地获得在产业链高端的竞争优势。
“在追求创新的意识上长虹不输给任何一家企业,如果按这个方向继续努力,坚持下去,长虹一定可以拉近与国外很多优秀企业的距离。”负责给长虹科技创新作项目服务的IBM PLM咨询服务中国区负责人连茂成先生这样说:“这不是一项咨询,而是一场变革”。
跨国团队的“芯”事业
自主研发之路是一条强者和“愚者”之路。因为只有强者才会勇敢地承担起这样的责任和重担;只有那些不单纯为眼前利益所吸引的“愚者”才会走上这条充满风险和坎坷,需要奉献的路,这是一条真正的智者之路。
在虹微,能看到一群平均年龄不到30岁,来自美国硅谷及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科研院校的精英,他们在荆棘坎坷的新领域与有着几十年乃至上百年发展史,无论技术和实力都远远领先的国外芯片巨人博弈。
给虹微这份勇气的恰恰是长虹董事长赵勇。“长虹有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不仅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给予虹微巨大的支持,而且从虹微的发展规划、总体决策以及精神上都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与鼓舞。赵董事长关于技术创新的勇气和决心的论述,虹微员工都深深地体会到了,就是要有勇气,有决心,去碰一碰被国外垄断的所谓国际领先的技术壁垒,重要的不是成功和失败,而是我们敢想、敢做的这种勇气”。IC事业部产品总经理袁军激动地说。
长虹IC事业部产品总经理袁军,智能芯片技术总监陈勇, IC事业部产品总监何云鹏,芯片团队里的“三剑客”,他们刚刚四十出头,却笑称自己是做芯片的“老人”。这三位钻进枯燥数据堆里的智者,走过弯路,有过坎坷,他们早生华发,或儒雅,或潇洒,或激昂,带着一群80、90后,默默地把自己焊铸在长虹,就像小小芯片上一个个闪亮的焊点,在这儿,他们造中国“芯”,铸中国梦。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