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技术 > 通信技术
[导读]21ic通信网消息,张煦,1913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通信工程学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并分别于1937年和1940年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受聘担

21ic通信网消息,张煦,1913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通信工程学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并分别于1937年和1940年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受聘担任战时重庆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1949年至1956年任上海交通大学电信系教授;1956年至1978年任成都电讯工程学院教授;1978年调回上海交通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院士)。长期致力于通信理论及技术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当后人循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轨迹回望时,便会赫然发现张煦那从未真正远离前沿的身影。

在智能手机如影随形的今天,人们恐怕只有在怀旧时,才会想起还有无线电报、半导体收音机、寻呼机等发明也曾风靡一时,引领潮流。

然而有这样一位百岁老人,他不仅目睹了几乎所有类型的通信手段,更对其中的原理和技术了然于胸。不仅如此,在今日为我们带来便利的各种通信方式中,只要稍加仔细寻找,便能发现他在其中留下的身影。

他就是我国信息与通信学科的奠基者、被誉为“中国通信界元勋”的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张煦。

“无线电之父”的无形激励

熟识张煦的人都知道,在他办公桌的玻璃板下,曾常年压放着一个外国人的标准照。照片中的人英姿飒爽,发型、着装以及拍摄风格,都表明他来自上个世纪。谈起这个人,张煦有着讲不完的故事。

照片中人物正是鼎鼎大名的“无线电之父”、意大利人威廉·马可尼。与这位通信领域“教父级”人物的一面之缘,深刻影响了张煦的一生,马可尼也由此成为他事业和精神追求的永恒标杆。

时空倒转至1933年12月间阴冷冬日里的上海,马可尼即将来访的消息轰动一时。而作为中国最早涉足无线电研究与教学的上海交通大学,成为马可尼此行的必经之地。当时正在交大就读的张煦和其他电机系同学一起,作为学生代表参加了欢迎仪式的全过程。

“在我们研究通信工程的人眼里,马可尼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所以当我读书时能亲眼见到他,他就站在离我很近的地方,我激动啊。”那天发生的每一幕,都让张煦永生难忘。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蔡元培在欢迎马可尼的致辞中说,无线电的发明将让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受益无穷,他勉励在场青年学子奋发图强,迎头赶上。为了纪念马可尼造访交大,当年工程馆前的草坪上树起一根被命名为“马可尼铜柱”的纪念物,马可尼本人亲手为其奠基。

离开上海前,马可尼留下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讲话,当时报刊曾作如此引述:“贵国地大民众,无线电最有用处,望贵国人士深明此意,联络民众,交换情感,可造成一强大无匹之国家。”

马可尼发明的无线电改变了世界,他让信息迅速跨越大洋进行传播成为可能;而马可尼到访交大,其散发出的科学精神和魅力,则瞬间感染了一个20岁的中国青年。很快,张煦在宿舍里贴上了一张马可尼的大幅照片,以此激励自己像他一样奋发有为,心中萌生出对无线电事业的向往。

3年后的1936年,张煦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赴美留学,通信工程学科是他的不二之选,专攻方兴未艾的长途电话通信方向。他的求学生涯,由此揭开新的一页。

在美留学4年,张煦一直是同学眼中的“拼命张郎”,他给自己立下“四不”原则——不抽烟、不饮酒、不打牌、不跳舞,还告诫自己“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形成了他此后奉行一生的座右铭:“High Thinking, Low Living”,译为中文便是“勤奋思考,简单生活”。

张煦保留着用榜样的力量来激励自己的习惯。来到美国,他在宿舍里张挂起3个人的大幅照片——除了无线电发明人马可尼,又多了电报发明人莫尔斯、电话发明人贝尔。

张煦也喜欢中外名家所说的各种格言警句,他认为这能让一个人专于修身、勤于治学,鞭策自己不断进取。直到晚年,他还总是在学术报告PPT的最后一页,展示自己那句著名的座右铭——“High Thinking, Low Living”,以此勉励青年学子勤奋学习、简朴生活。

正是在不间断的自我激励下,张煦在留美求学期间掌握了世界通信科技的前沿动态,并为他此后开创我国的通信科研和教育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紧跟前沿的领跑者

1940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后,带着从美国学到的先进通信理论和技术,满怀报国之志的张煦回到祖国。一年后,他受聘前往母校交通大学任教,从此开启了一生科教事业的漫长旅程。

回国之初,张煦将自己在美国求学期间形成的一套设计实验报告编纂成《电信网络设计》一书出版,供通信领域同仁学习参考。登上交大讲台,他主持讲授无线电工程、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理论等课程,开创中国通信科教事业之先河。

20世纪中叶以来,全球通信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每隔几年就会有极具颠覆性的技术新突破出现。而在当时各种条件都较为落后的中国,紧跟通信科技的演变似乎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当后人循着我国通信事业的发展轨迹回望时,便会赫然发现张煦那从未真正远离前沿的身影。

上世纪50年代,张煦编著出版《长途电话工程》、《无线电工程》、《多路载波电话》等教材和科技参考书,促进新中国建立后的载波通信技术发展。为响应当时“理论联系实际,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号召,他还前往上海通信设备厂讲解载波机与长途电话设计原理,直接服务于生产一线。

而在上世纪60年代初半导体技术日渐成熟、产品已达实用化阶段时,受命调往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任教的张煦率先开设“晶体管电路”课程,他所编著出版的《晶体管电路分析》与《载波机中晶体管电路计算原理》,成为我国在该领域填补空白的首批教材,从而加快了我国通信载波机从电子管式向晶体管式过渡的进程。

随后,数字通信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锋芒初露,大有替代传统模拟通信之趋势。审时度势的张煦转而讲授数据传输,并翻译出版了《数据通信原理》、《数据传输》、《通信传输系统》等著作。[!--empirenews.page--]

年过花甲,张煦也从未停止对国外科技发展最新趋势的关注和引介。上世纪80年代,光纤通信在发达国家迅速兴起,张煦希望这一新技术能够尽早“为我所用”,他为研究生专门开设光纤通信原理课程,并很快编撰出版相关专著。

1988年,张煦领衔中科院技术科学部“通信合理结构”课题组,提出了“按照商品经济规律改革我国通信管理体制”的专题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务院,由此引发了中国电信领域的新一轮快速发展。

在从事通信科技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几十年里,无论是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还是教材更新,载波通信设备的换代还是模拟通信向数字通信的过渡,无论是微波通信与光通信的融合还是电通信走向光通信成网,处处都能看到张煦用心走过的足迹,他始终引领着我国通信事业前行的脚步。

张煦早年的学生评价说,张煦对新中国自行培养第一、第二代通信工作者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当之无愧的“元勋”

与他在学术上永远紧跟时代“潮流”不同,张煦对于生活的要求却至为“古朴”,一双老式的中国布鞋、一身半旧的中山装,是他几十年不变的“行头”。

生活中克勤克俭的张煦,对自己挂念的万千学子则是关怀备至。上世纪90年代起,他捐出自己的院士津贴和部分稿费收入,在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设立“张煦奖学金”,资助那些成绩优异的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有意思的是,他在奖学金设立之初曾规定,获得奖学金的同学不许在本科阶段谈恋爱,这一时成为校园中流传的趣谈。

到了晚年,张煦也会时常回首往昔,他称之为“忆旧”,并且认为老年忆旧大有好处:对学术工作的进取和道德修养的提高,都会起到强烈的鼓舞作用。

在张煦的“忆旧”中,一些尘封往事被唤醒。他想起了自己青年时代印象最深的一位好友,他们同于1934年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同一个研究院工作,又同于1936年赴美前往不同大学深造,1940年同年获得博士学位。此后,“这位同学留美研究,我回国工作,两人分别了,远隔重洋,失去联系”。

多年后的一天,张煦从报纸上得知,“这位好友”居然一跃成为世界闻名的大科学家,获得了诸多崇高荣誉。分别40年后好友前来访华,他们才有机会再次互通电话。

张煦笔下的“这位好友”,就是著名华裔女物理学家吴健雄。1996年底,张煦给远在美国的吴健雄夫妇寄去新年贺卡,并附上一篇题为《勤能补拙,跑完万里长途》的文章。

他在那篇文章里写道:“在科学道路的万米赛跑中,我和这位老同学从同一起点出发,但老同学跑得飞快,首先到达终点,取得冠军,并打破世界纪录。而我呢,远远落在后面,得不到什么奖牌,但受到跑在前面的老同学影响,鼓足勇气,竭尽全力坚持到底,决心跑完万米全程。这叫做运动员风格(Sportsmanship)。”

在“科学赛道”上半个多世纪地奋力奔跑,张煦先后培养出近千名高级科研和教育人才,翻译、著述近900万字。

1997年7月7日,香港《文汇报》曾整版刊登张煦的科研事迹和照片,被誉为“光纤之父”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高锟曾评价说,张煦对中国通信技术的发展不遗余力,是当之无愧的“中国通信界元勋”。 (原标题《张煦院士的“科学万米跑”》)

本站声明: 本文章由作者或相关机构授权发布,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保证或承诺内容真实性等。需要转载请联系该专栏作者,如若文章内容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换一批
延伸阅读

9月2日消息,不造车的华为或将催生出更大的独角兽公司,随着阿维塔和赛力斯的入局,华为引望愈发显得引人瞩目。

关键字: 阿维塔 塞力斯 华为

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县2024年8月30日 /美通社/ -- 数字化转型技术解决方案公司Trianz今天宣布,该公司与Amazon Web Services (AWS)签订了...

关键字: AWS AN BSP 数字化

伦敦2024年8月29日 /美通社/ -- 英国汽车技术公司SODA.Auto推出其旗舰产品SODA V,这是全球首款涵盖汽车工程师从创意到认证的所有需求的工具,可用于创建软件定义汽车。 SODA V工具的开发耗时1.5...

关键字: 汽车 人工智能 智能驱动 BSP

北京2024年8月28日 /美通社/ -- 越来越多用户希望企业业务能7×24不间断运行,同时企业却面临越来越多业务中断的风险,如企业系统复杂性的增加,频繁的功能更新和发布等。如何确保业务连续性,提升韧性,成...

关键字: 亚马逊 解密 控制平面 BSP

8月3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腾讯和网易近期正在缩减他们对日本游戏市场的投资。

关键字: 腾讯 编码器 CPU

8月28日消息,今天上午,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开幕式在贵阳举行,华为董事、质量流程IT总裁陶景文发表了演讲。

关键字: 华为 12nm EDA 半导体

8月28日消息,在2024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发表演讲称,数字世界的话语权最终是由生态的繁荣决定的。

关键字: 华为 12nm 手机 卫星通信

要点: 有效应对环境变化,经营业绩稳中有升 落实提质增效举措,毛利润率延续升势 战略布局成效显著,战新业务引领增长 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坚持高质量发展策略,塑强核心竞争优势...

关键字: 通信 BSP 电信运营商 数字经济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8月21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与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联合牵头组建的NVI技术创新联盟在BIRTV2024超高清全产业链发展研讨会上宣布正式成立。 活动现场 NVI技术创新联...

关键字: VI 传输协议 音频 BSP

北京2024年8月27日 /美通社/ -- 在8月23日举办的2024年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联合招商会上,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与长三角投资(上海)有限...

关键字: BSP 信息技术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