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攻守双方均要慎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近日,澳大利亚移动虚拟运营商(MVNO)KoganMobile宣布关闭运营,致使12万移动用户无法使用服务,被迫要在短时间内转投其他运营商。
KoganMobile的网络运营依赖澳大利亚电信(Telstra)。据媒体报道,该公司关闭运营的直接原因是Telstra的独家MVNE(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ispONE,已经破产进入自愿托管程序,受此影响,KoganMobile无法继续提供廉价的通信服务。
KoganMobile在给用户的通知邮件中谴责了Telstra“以大欺小”的行为,声称公司一直以来追求一种公平的竞争环境,能够以更低廉的价格造福于用户,但是目前被迫受到限制。但Telstra则表示是因为被ispONE拖欠1200万澳元(约合6569万元人民币)才要求终止与其的合同,并不是针对KoganMobile。相反,另一家MVNO——Medion及时与Telstra达成了直接供应的协议,从而避免了旗下的用户受到影响。
Kogan Mobile是一家年轻的公司,短短时间内就发展了12万用户,而这些用户实际上也是Telstra的目标用户,KoganMobile快速发展冲击到了Telstra的市场利益,Telstra反过来对独家代理商ispONE展开制裁,导致最后KoganMobile被迫关闭。这起事件值得我们思考的是,MNO(比如Telstra)与MVNO该如何协调好各自的利益才能实现双赢。在这一点上,选择合适的MVNE便显得格外重要。在目前业界都在关注MNO与MVNO竞合关系以及双赢问题的时候,可能恰恰忽视了在两者之间实际上还存在着一个非常重要的参与主体——MVNE。向MVNO提供网络管理系统、业务支撑系统和移动数据业务平台的移动虚拟网络提供商(MVNE),相当于MNO和MVNO之间的桥梁,以及MVNO的后台管家。对于众多有着良好的市场营销渠道和经验但没有电信网络运营资源的MVNO而言,在拿到MVNO牌照之后,必须考虑如何选择一家合适的MVNE,来弥补自己在电信资源上的短板。如果选择不慎的话,MVNE自身实力不济,或者与MNO出现合作矛盾,导致后端平台的不稳,那么前端再好的营销手段和渠道品牌资源也无济于事。
对于MNO而言,引入MVNO的目的,一方面是能够更好地降低网络运营的成本压力,提高网络的使用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更好地挖掘个性化群体的需求,打开细分市场。但是相比MVNO,MNO无论是资金实力还是市场规模都处于强势地位,而且掌握着网络租赁的生杀大权,双方并不是处于平等地位的合作。作为合作的主导者,出于对市场和利润的追求,MNO可能会利用手中的资源能力,强硬地将原有MVNO驱逐出市场。事实上,由于MNO停止提供服务导致MVNO关闭运营的事件并不少见。之前由于沃达丰停止提供服务,澳洲另一家MVNORed BullMobile已经宣布将要关闭。无论个中缘由怎样,这种突然地关闭服务,必然会导致原有MVNO的用户迁怒于MNO,就像KoganMobile在给所有用户的通知邮件中影射Telstra道:某种超出控制范围的强大势力导致自己无法给用户提供廉价的服务。久而久之,必然使得MNO自己的品牌和信誉度受到损害。MNO如果想要获得持久的双赢局面,需要慎用手中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