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跌落神坛的9个证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乔帮主时代的苹果公司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代名词。
全球的人都无比期待着苹果每次推出的新产品,让人惊喜的创意产品。
每一次,它都能够成功的满足人们的想象和期待。
而今年美国时间9月10日的新品发布会后,苹果股价大跌,被华尔街唱衰。
不得不说,库克时代的苹果正在一步步跌落神坛。
以下盘点了苹果跌落神坛的九个证据:
一、从先驱者沦为模仿者。
苹果iPhone 5C一推出,诺基亚马上就乐开了花。
诺基亚在Twitter上称:“模仿是最好的恭维。”
而在这句话下面,还有一张彩色Lumia智能机的图片。
有网友指出,iPhone 5C主打特色之一是彩色外壳,而彩色外壳同时也是Lumia的一大亮点。
二、舆论、媒体关注点转变。
之前苹果每次推出新产品,舆论都是集中在它的性能。
就算语音识别等性能并不怎么实用,起码它每次都能够成功地创造话题。
但新一代iPhone手机推出后,报道重点有所改变。
舆论普遍集中在其定价策略,比如,5C如何在中国没有竞争力,并把它和国产的华为、小米等智能手机来做比较。
且先不说它们的性能差别到底有多大,苹果相当于它们两三倍的价格到底值不值。
消费者把5C和那些大众化的手机制造商放在一起,这明显显示苹果已经不再是众人仰望的“女神”,而苹果公司也只是另一家手机制造商了。
三、创新力减弱,产品几乎一成不变。
本次发布的iPhone 5S以及iPhone 5C,和一年前的iPhone 5一样的屏幕,一样的尺寸,一样的分辨率。
一年又过去了,同样的屏幕组件,仅仅增加类似指纹这样的似乎并不是消费者最为在意的技术和少数的创新体验。
面对智能手机市场的竞争,苹果似乎已经无法满足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创新期待。
四、自降了“奢侈品”身价。
诚然,低端手机好卖,主打200美元以下智能手机的华为,在中国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苹果。
苹果其实并没有必要与时俱进,推出低价手机。
要知道,时尚奢侈品公司现在也会推出很多低端产品,定价相对低但利润其实更高。
但就算是低价产品,也应该定位在可以承受的奢侈品,而非直接和普通品牌硬碰硬地竞争。
消费者会花几百甚至几千多块钱,去奢侈品商店买个钥匙圈或者发箍。
他们只会觉得这比买同样品牌的包或者时装便宜多了,而不会把它的性价比和一个几块钱就能买到的普通钥匙圈作比较。
这就是奢侈品公司聪明的地方。
五、中国发布会后媒体连连大喊“坑爹”、“雷人”。
苹果首次在中国召开发布会、首次中国和世界同步发售新机型、掌门人库克不断访华,种种迹象似乎都印证了一点:苹果对中国市场的重视。
但是,今天的北京发布会,仅仅重播了凌晨美国发布会的录像,没有苹果高层到场,没有真人讲解,更没有信息发布,现场果粉和媒体略显失望。
而且,这并不是第一次苹果发布会现场只有视频录像。
在去年的东京发布会上,苹果也导演了这样一出雷人发布会。
六、管理层宁可牺牲好的产品设计理念而追求最大化利润。
从iPhone 5到iPhone 5S以及iPhone 5C,苹果在利用微小的局部创新在攫取市场的最大化利润,这个策略是典型的库克风格。
这种风格注重的是运营和精算,典型的财务导向和会计师思维。
没有重量级新品,还以换壳为荣,苹果正在让其本身具有的科技艺术、设计感和想象力褪去。
七、 果粉对新品反应“麻木”。
苹果依然有很多忠实的铁杆粉丝,但是,苹果的新品,无法满足真正狂热的粉丝多年来养成的对新品的期待。
Twitter上有关苹果发布会的统计分析发现,越来越多网民对新iPhone陷入“麻木”,大部分人只是转发描述一下消息,不再像过去那样表示热爱和愤怒。
苹果过去那种依靠新产品让消费者陷入疯狂的情况,可能已经成为历史了。
这种粉丝的表现,未来可能让苹果消费者阵营瓦解。
或者说,很多消费者会把苹果当做一个一般意义的品牌,光环和想象力正在消退。
八、 产品战略出现明显的定位失误。
传说中的廉价版iPhone 5C一点都不廉价,美国市场的iPhone 5c的裸机价格被定为549美元,与iPhone 5s的差价仅为100美元。
中国市场的iPhone 5C裸机售价为4488元人民币,与iPhone 5S的差价为800元人民币。
苹果不想放弃高利润,却又无法拓展更大的消费群体,这样骑墙的产品定位策略让其陷入尴尬。
九、未能通过新产品重新定义苹果。
一度风传的苹果智能手表,苹果智能电视、iPad mini升级版等等都没有在这次发布会上出现。
很显然苹果希望聚焦手机,借此扭回手机市场面临的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但是,仅仅是按部就班地软、硬件升级的手机产品,还不能完全去诠释苹果的内涵。
这种缺乏创新的表现,正在失去乔布斯时代的苹果的本质,库克仅仅是在不断延续甚至是消耗乔布斯时代留下的创新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