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公司失去了创始人文化而沦为平庸企业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马云赴港IPO的拉锯战还在继续,近日,在致员工内部信中,马云详细披露了什么是合伙人,以及为什么他认为有必要赋予合伙人更大决定权:“大部分公司在失去创始人文化以后,会迅速衰落蜕变成一家平庸的商业公司。我们希望阿里巴巴能走更远。”你可以说马云这句话是维护其控制权的说辞,但创始人文化确实对一家企业非常重要:
当苹果失去乔布斯DNA
当iPhone 5S和5C发布之后,网络上的口水已经泛滥,网友用“秀下限”这样犀利地话去评价苹果新品发布会。苹果不再创新了,沉迷在微创新的迷梦中,继续用高价和乔布斯嫡传这样的话“骗”着果粉的钱。而每到这个时候,果粉们都异常想念乔布斯。
熟悉苹果历史的都知道,乔布斯对于苹果的重要性。
但自苹果逼走乔布斯,从百事可乐引进约翰·斯卡利以后,它变得更加以市场为导向。尽管公司也得到了发展,但据业内人士透露,苹果内部的技术群体不会接受以市场为导向的主管。苹果最终又回到了乔布斯手里,找回了苹果的本源。
观察2004年苹果的方向,会发现,它生产的产品使用简便又比较有趣,如苹果音乐播放器,用于视频会议的聊天摄像头等系列产品。这表明苹果是以市场为导向的,但是,这种导向要求其必须与专业技能相结合,这只有乔布斯才能做到。
残酷的是乔布斯患病不得不告别苹果告别这个世界。
有人说一个公司的DNA不是一个人的离开能够改变的,但是当整个团队都离散,那一个人的DNA也就淡去了。据媒体报道,乔布斯去世后,其带领的团队陆续离开苹果公司。这才是苹果现在缺乏创新力的原因所在吧。
戴维·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的惠普之道
戴维·帕卡德和比尔·休利特都出自斯坦福大学,他们想建立一个技术公司,最初是专注于测量与仪器仪表方面的技术。计算机作为这种核心技术的附属品,是后来才引进的。在这些技术领域工作的人彼此各不相同,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是互不兼容的。这最终也导致安捷伦(Agilent)从中分离出去,以寻求其最初的技术,而惠普则发展出计算机、打印机和其他各种相关产品。
惠普的成长和成功,反映了休利特和帕卡德劳动力的有效分工,休利特本来是一名工艺领导,而帕卡德更倾向于是一名商业领导。他们相互之间完美配合的能力,毫无疑问是“团队工作”的基础,而团队工作是“惠普之道”的核心价值。
“"惠普之道"在今天的惠普已经荡然无存。”高建华,原中国惠普公司助理总裁,现北京汇智卓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顾问对媒体谈起2011年的惠普。作为《笑着离开惠普》的作者,高建华对此颇感惋惜。
人们现在再谈起“惠普之道”时,多会指向赫德违背职业道德的行为背离了惠普之道的精神,但事实上赫德被炒的理由是违背了最基本的职业经理人道德。在高建华眼里,惠普离开惠普之道早在卡莉空降惠普时就开始了。
并购康柏之后卡莉希望两家公司能在文化上融合,“所以卡莉首先要改造的是我们这批人。”高建华回忆说。这种改造并非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运动,而是一场清洗。
拆分安捷伦,意味着惠普失去了最尖端的技术研发力量;虽然收购了康帕,卡莉却进一步控制了研发成本,转而大玩宣传战。“卡莉来到惠普并没有真正给它指明方向。”高建华说,“却一改惠普之前崇尚创新的硅谷作风,把钱全花在了广告宣传上。”修改惠普标识,提出“动成长”,即便过去多年,我们还是能清晰记起当年北京城里到处都是蓝色“HP+”的广告。“可是说实话,连我们自己都说不明白"动成长"和"HP+"是个什么东西。”高建华说。
但随后赫德的到来并没有让惠普重新走上惠普之道,相反却离开得更远。惠普正一步步走向衰落。
汤姆·沃森之于蓝色巨人IBM
许多人认为,IBM发展得很好,它通过引进外部的市场主管郭士纳,并经过自己的努力,使公司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了复苏。文化分析提供给我们的观点是:IBM不是一个工艺企业,最开始也不是以工程为基础而成立的。
汤姆·沃森是国际现金出纳机公司的销售部/市场部经理,离开该公司后,他创建了IBM。他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都像销售员中的营销大师一样思考问题,他的儿子小汤姆·沃森也具有一定的市场天赋。给公众留下清晰的印象是IBM的标志,因此所有的销售人员都穿蓝色西装和白色上衣。沃森家庭更深层次的文化假设,更多地来源于销售和市场。一个优秀的市场管理人员,被当作是帮助公司重获竞争优势的一个局外人而接受,岂不是很令人惊奇?
国美去黄光裕后
2008年11月23日,黄光裕被拘查事实被媒体曝光。
紧接着第二天,国美召开发布会,紧急撇清与黄光裕的关系。国美发言人称,黄光裕虽然是国美的发起者和大股东,但并不是国美的全部。国美现在有一个7人决策组,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影响整体运行。
一个月后,国美再次发布公告,宣布暂停黄光裕在公司的行政职务,并任命原常务副总裁王俊洲为新的执行董事,委任后的王俊洲今后将可代黄光裕“签字”。同时,黄光裕的妻子杜娟在当天(12月24日)辞去国美董事职务。这个公告预示着,职业经理人出身的王俊洲及“空降”而来的代理主席陈晓(收购永乐电器后出任国美管理者)将从此联手执掌国美。
以上是国美的去黄光裕动作。这一切也为2010年黄光裕和陈晓之间的纷争买下了伏笔。
2012年年初,继底苏宁发布2011年业绩报告之后,国美电器于3月27日也发布了2011年年报,对比两家年报数据发现,国美与苏宁电器的差距正在拉大。
首先从总体收入和净利润方面来看。数据显示,苏宁电器2011年营业总收入939亿元,同比增长24.35%;公司净利润48.19亿元,同比增长21.13%。国美电器2011年销售收入598.21亿元,同比增长17.5%,净利润18.4亿元,同比降幅6.22%。
纵观2008年至2011年4年来的销售数据对比,苏宁与国美年报中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都在不断拉大,国美的净利润已经达不到苏宁的一半。其业绩报告呈现出不稳定状态,不仅净利润与苏宁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同时出现下滑。[!--empirenews.page--]
业内分析人士认为,长期以来,国美内部陷入黄光裕家族和陈晓派的内耗是其业绩与苏宁拉大的主要原因。黄光裕身陷囹圄,而王俊洲等一班人马自经历“陈黄之争”之后,战斗力有所下降。家电观察家刘步尘认为,中国家电连锁的格局,从2009年开始,就已经从“国美苏宁”变成了“苏宁国美”。一个内讧不断的企业,和一个齐心协力的企业,是无法形成抗衡的。今日之国美,仍然在承受内斗带来的伤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