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人的愤怒:微软贱购诺基亚 革命队伍里出叛徒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据多家媒体消息,微软2日宣布他们用71.7亿美元收购了诺基亚的手机业务。而诺基亚鼎盛时市值高达3000亿美元,拥有数以千计的技术专利,英国《金融时报》告诉我们,就在去年诺基亚还是手机制造业的老大。
作为芬兰的国宝级企业和品牌,芬兰人对这个结果表示愤怒,旁观者也摸不着头脑:谁出卖了老大?一切线索都指向诺基亚的现任高管埃洛普。
史蒂芬·埃洛普(Stephen Elop)于2008年1月加盟微软,担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负责领导了Office 2010 系列产品的研发工作。2010年9月,诺基亚董事会邀请埃洛普出任诺基亚公司新执行总裁兼CEO,随后得到埃洛普的同意。诺基亚随后宣布已支付埃洛普600万美元的签约奖金,由此埃洛普也成为了诺基亚历史上首位非芬兰本国的CEO。
埃洛普加入诺基亚后,毅然决然选择开发后来广受市场和同行诟病的windows phone,接着,埃洛普砍掉塞班系统等诺基亚自主拳头产品,并拒绝多元化出安卓机,紧接着:裁员、卖办公楼、否决以前诺基亚一年出几百款手机走低中高档手机的策略、改走一年零星几款的精品路线,使得诺基亚成功丧失忠诚度相对最高的中低端手机用户。最终,埃洛普就这样把一个曾经市值3000亿美元的甚至可以吞并微软的手机帝国,搞得只值71.7亿美元。
媒体对此反应不一。德国《斯图加特日报》认为,诺基亚和微软联姻使得诺基亚获得经济和技术支持,也使得微软有了可以打败苹果和谷歌的机会,属于“强强联合”,开创了新时代。而《日本经济新闻》则提醒,微软和诺基亚的合作或许只会留下一段并不光彩的记忆。美国《计算机世界》更是认为“失败和失败的组合意味着更加失败。”
但不论外人怎么评价,芬兰人的声音显然更为重要。
毕业于芬兰米凯丽大学的尼日利亚企业家奥拉德吉说,出售诺基亚是“令人心碎的消息”。他4日在尼日利亚媒体撰文说,几个月前诺基亚的玻璃办公大楼被卖掉了,而始于一座小城的“芬兰骄傲”将不复存在。他回忆在芬兰学习时,校园距离诺基亚总部开车只要5分钟,距离诺基亚西门子只有3分钟。即便不能在诺基亚就职的人都为能到这里工作的朋友感到骄傲。诺基亚曾经掌控着全球手机市场7成份额,可现在却卖给微软这个“恃强凌弱”的家伙,并且“只卖了71亿美元”。
1222岁的大学生哈宁恩说:“诺基亚是我们国家认同的一部分。”赫尔辛基姑娘汉努拉告诉《西雅图时报》,她除了诺基亚没用过别的品牌,“诺基亚是我在国外津津乐道的民族骄傲,现在没法再提它了”,但以后她可能会用三星手机——也不是满打满算的微软产品。
对于埃洛普,芬兰人毫不客气地称之为“微软派来的间谍。”芬兰《晚报》说,埃洛普曾任微软商业部门总裁,是下任微软总裁的热门人选,芬兰媒体评价道:“诺基亚前董事长把特洛伊木马请进诺基亚。”
而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埃洛普入主诺基亚后步步为营攻城略地:2011年2月诺基亚传出大规模裁员及出售总部大楼的消息,接着便传诺基亚和微软结盟,不久,又传出微软欲190亿美元收购诺基亚的消息(而当时埃洛普出面坚决否认,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为该项收购争取时间),直到2013年,微软收购诺基亚设备与服务部门总价约72亿美元,收购尘埃落地,而埃洛普等多名高管将回归微软。
本世纪初,诺基亚贡献芬兰GDP的4%和近1/4的税收。而现在的成交价格还不如微软收购Skype和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的价格。芬兰经济事务部部长瓦帕沃里3日说,诺基亚一直是芬兰最成功的公司,其鼎盛时期给这个国家带来巨大财富和国际声誉,提高了芬兰的自尊心。有趣的是,尽管埃洛普入主诺基亚便裁掉大批员工卖掉诺基亚标志性的办公大楼,《华尔街日报》4日仍旧发表文章说,微软对诺基亚的兼并会提供更多工作岗位,由此芬兰政府和工会也会支持这项交易。
根据公布的消息,微软并购诺基亚手机业务后,诺基亚公司还是可以使用诺基亚这个手机品牌,但要两年后。而《华尔街日报》说,虽然诺基亚这个品牌是这家芬兰公司仍保有的资产,但“很快有一天再也无法在任何新产品上看到这个名字”。
值得一提的是,诺基亚的历任CEO都是地地道道的芬兰人,埃洛普是唯一一个(可能也是最后一个)非芬兰籍的诺基亚CEO。作为一名高级打工仔,埃洛普当然不会像他的前任们那样对诺基亚饱含深情。当然,手机也只是手机,生意就是生意,我们作为旁观者不必为这一出“特洛伊木马”的悲剧耿耿于怀,但是,我们又似乎对诺基亚的遭遇感到非常气愤,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特洛伊木马”的典故太远,而革命队伍里出了叛徒的故事太真实?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