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垄断还是赌创新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废话要少说,要么说点有用的事情,要么说点有趣的事情。今天就来说点有趣的事情,不过,但凡有趣的事情,就不一定要争出个对错来,大家看着热闹就可以。
一个热闹就是中国移动和腾讯微信,到底谁在垄断市场?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每个人心里都有杆自己的秤,争论双方也都有自己的道理,但是,争论看起来就是热闹,而且就因为大家心里都有自己的想法,才会看起来更热闹。
事情发生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论坛是个“是非之地”,先是一个企业界代表挑事,说:“中国的市场还不是完全市场化,在资源不平等的情况下,企业不能进行公平竞争,例如中国移动做的业务,别人都没法跟它竞争。”
然后坐在现场的中移动的代表、执行副总裁李正茂不乐意了,李正茂说,大家总给中移动扣垄断帽子,但国内三大运营商竞争很激烈,虽然中移动的市场份额占到三分之二确实比较高,但并不意味着垄断。有意思的是李还觉得不过瘾,加了一句“腾讯的微信目前处于垄断状态,大家谁不用微信?”
接下来是现场的经济学家张维迎先生出场,用了一套经济学理论来论证中移动行政垄断的问题,“所谓垄断,就是政府以某种行政命令让一部分人做,不让另一部分人做,而竞争是允许自由准入,如果电信行业允许其他企业去做,就算只有中国移动一家也不叫垄断。”
我的想法是什么呢?不要看大家在这里争得面红耳赤,说什么我不垄断你垄断的,其实,如果你是一个商人,你就一定会喜欢垄断,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承认垄断。
垄断有行政给予的,比如移动牌照,从这个道理上来讲,就算有3家移动通讯商,但是不发第四张牌照,这3家公司还是有办法一起垄断,更不要提各家公司的高管还常常有对调的情况出现,从这一点上来说,张维迎是对的。
但是,你要说腾讯的微信就不可能垄断?也不一定。先说腾讯吧,之前大家都说QQ垄断,因为QQ这个东西形成了气候大家就很难离开它,就像大家习惯了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一样。而且,腾讯公司的确也有凭借这种垄断优势打压其他创新者的可能,就连现在李正茂眼中涉嫌垄断的微信,今天的局面也不能不说是依靠着原有QQ账号系统的威力。
可是,腾讯为什么会在这场争论中赢得大家的同情呢?因为QQ的垄断地位是腾讯公司自己凭借市场竞争得来的,微信甚至也是如此。而且,微信这个东西,尤其可以在垄断问题的分析上大书特书一笔。
我们刚才说了中移动涉嫌行政垄断,QQ涉嫌市场性垄断。首先,无论哪种垄断其实都是有利于垄断者有损于消费者的,所以是商人就追求垄断,无论是行政得来的还是自己创新通过市场竞争得来的垄断;而且,垄断一旦形成,可以获得垄断收益,创新精神就都会消失,不管你之前的垄断地位来自哪里。其次,无论是行政垄断还是创新得来的垄断,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政府可以破除垄断,市场大环境也可以。
比如微信,就是一个大环境下的产物,这个环境就是移动互联网的到来。在腾讯的微信获得成功之前,它会紧张地发现自己曾经的垄断地位即将丧失,因为我们看到大家在手机上干的最多的事情是刷微博,这是新浪创新得来的。你也许会说新浪是模仿推特的,没关系,至少在中国新浪先成功了。
然后,腾讯公司再一次展现了它还存在的创新基因,拿出来拳头产品微信,得到了一张移动互联网的船票。并且,微信的快速发展又一次让人看到了腾讯垄断地位的可能。而这一次微信的出现,甚至动了中移动这样原有的电信运营商的垄断地位,才让李正茂说出微信在垄断这样的话来。
如果现在你已经搞明白了行政垄断和创新形成垄断这两件事,也知道了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往往就是为了获得垄断地位,我们还有什么事情可干呢?我觉得有这么几件事需要搞清楚。
第一,对于政府来说,自然是反垄断,要通过市场化的改革来破除行政化的垄断,也要通过各种反垄断的措施来限制从前的创新垄断者对后来者创新的威胁。市场经济的基本定理价格理论,都是要放在充分竞争的环境中才成立的,政府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的理由之一就是破除垄断,还市场一个充分竞争环境。
第二,假如你是投资者,你就得做出选择,你是要傍上一个垄断的大款,还是要赌一个创新者的未来。买垄断者的股票是跟着现在的垄断利润走,买创新者的股票是赌明天的垄断利润。从这个角度来讲,投资者和实业家的视野也一样,永远都是获取垄断性利润。
最近南方基金的邱国鹭比较火,他的一篇《实业的眼光》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说的就是如果是以自己的钱做实业投资的话,就不能去搞“烂生意”,比如最火的手游行业;也不能去搞今年受热捧其实现金流很差的电影行业;还不能搞不可能真正动用银行垄断地位的互联网金融。
邱国鹭最喜欢的还是“垄断者”,比如被“百般打压却总是赚得盆满钵满”的银行、地产。
邱国鹭说得还真好,但是他也需要注意一点,今天的垄断者不一定就是明天的垄断者。当然,还有一点很重要,还有很多人不是按照实业投资的理念来买股票的。你看下今年的创业板,涨了就是涨了。
这些人也不是在赌创新,赌的是羊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