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移动的政策困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事实上,中国移动面临的政策困境并不只是网间结算。
过去10年来,作为中国通信行业领头羊,中国移动既成为整个行业高速发展红利的最大受益人,也不得不成为行业受到“负能量”冲击时的“扛雷者”。
一方面,外界对于国企垄断、行业垄断乃至各种问题的舆论指责,中国移动都成为众矢之的,另一方面,几乎每一届行业主管部门“促进行业市场化”,都以加强对中国移动的“不对称管制”作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从受制单向的携号转网,承担国家自主通信技术商用主力,吃亏互联网间结算,到如今向竞争对手“被转移”利润,这些政策都目标明确,一脉相承。而且现在的政策也不会是终点。
2013年,来自政策层面的多项措施,几乎同时出现,并开始对中国移动形成利益挤压:携号转网、OTT收费难以成立、移动通信业务转售、乃至网间结算向不对称转变,都在这一年快速而来。
而即便是在所谓“利好”的政策领域,例如4G牌照,固定网络牌照等,也意味着需要几年的亏损性投入,和长期性的盈利水平低下。中国移动在产业层面的发展红利,基本已经消失殆尽。
交换“全业务”
从表面看,虽然会在移动网间结算上吃个大亏,但中国移动也将得到“补偿”。
知情人士透露,通信监管部门可能在着手网间结算调整同时,也向中国移动发放固定宽带牌照,以进行平衡。
不过,在业界看来,这个条件其实并没有表面上那么大的实际价值。
早年,中国移动一直试图获得固网基础业务牌照,成为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一样的“全业务运营商”,甚至为此打过擦边球,也因此被工信部(包括原信息产业部)点名批评和发文限制。
其中,最主要的有,原信息产业部2006年发布的408号文,和工信部2009年发布的686号文,两文都明确要求,中国移动不能进行有线宽带业务。
但2012年以来,形势不断变化。随着“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出台,在国家战略落实需求之下,中国移动获得固定网络基础牌照,也将成为现实。
“继续拖着不给中国移动固网基础牌照,这已经不太现实,所以此次政策调整中,将其作为对等条件交换,其实只是顺水推舟。” 业内行业分析人士指出,“但只要互联网网间结算政策没有调整,这个利好条件对中国移动就没有多少实质性帮助。”
在此之前,在互联网间结算环节,一直是由中国移动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单向结算,也就是说,不管是谁的用户访问对方的网络,都是中国移动向其他两家掏钱。
而且,在具体执行上,流量结算价格标准一直高于市场定价,这让中国移动极为被动,甚至导致中国移动借道子公司中国铁通,开展宽带自建自营业务,并不得不通过第三方接入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并在2010年,引发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联手封杀第三方接入的恶性事件,进而引起发改委对宽带市场的反垄断调查。
在此前提下,如果中国移动进入固定宽带市场,将在未来几年内遇到以下问题:第一,三年内将向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支付更高的网间结算费用;第二,用于固定宽带网络的巨额投资,收回成本年限高达5年以上。
业内专家表示,按照现有的互联网间结算办法,如果中国移动真要认真做宽带业务,那只能是规模越大,亏得越多。
该专家同时指出,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加速发展,即使未获得宽带业务,中国移动在互联网间结算环节的净支出也在加速增大。
“对中国移动来说,成为全业务运营商的价值,更多还是在战略布局上摆脱受制于人,而不是以此能够获得多少业务利益。”中国移动内部人士称,但如果要以不对称的移动网间结算这个关键条件来换,实在不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另一根勒索:携号转网
不仅仅是“不对称结算”政策,正在试点的“携号转网”也有可能成为勒在中国移动脖子上的另一根绳索。
2013年9月, 工信部电信管理局组织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单位,在江西、湖北、云南三省,进行携号转网扩大试验的调研和培训工作,《财经国家周刊》获悉,该三省将成为携号转网二期推广省份。
然而,曾经为保护中国3G标准TD-SCDMA的市场发展,而在2010年确定的TD-SCDMA用户只能“单向转网”政策,已被证明并无多少成效。
由于TD-SCDMA起步较晚,虽有政府和中国移动大力支持,但在终端产业链上仍然落后于CDMA和WCDMA。在天津、海南当地,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依托终端产业链优势,以及TD-SCDMA用户不能携号转网的政策规定,事实上利用了号码携带政策的漏洞,反而加大了更多用户选择TD-SCDMA网络的疑虑。
为保护TD-SCDMA产业和市场发展的单向转网政策限定,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反而因此失效。有专家认为,在第一期相关政策的实际操作失效、乃至出现反效应的前提下,继续推进和扩大试验范围,将在事实上伤害中国3G标准市场化的进程和发展。
简言之,在商业层面将直接伤害中国移动。
然而,中国移动的更多忧虑,并非TD-SCDMA单向转网政策支持的完全失效,而是携号转网政策扩大化,导致中国移动优质2G用户的流失。
“中国移动多年来,营造了‘全球通’、‘动感地带’、‘神州行’三大品牌,特别是在价值含量最高的‘全球通’用户群上,建立的强有力的品牌忠诚度。而这一忠诚度建立,有至少超过一半的因素来自于号码唯一性。”分析师对《财经国家周刊》表示,一旦携号转网在全国范围内铺开,将造成中国移动全球通用户流失的负面影响,进而对中国移动苦心经营多年的以号码号段为基础的业务品牌价值,产生冲击。
中国移动“下行”提前到来
数据显示,在2011年,中国移动仍然占据通信业务增量市场51.3%的份额,而随着3G市场的兴起,2012年中国移动增量市场份额迅速回落至37.5%,在2013年前8个月仅为35.7%。中国移动预判,2014年其增量市场份额将下降至30%以下。“在TD-SCDMA市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目标,将难以兑现,即便4G牌照在2013年发放,中国移动能够全面商业化TD-LTE的时间,至少也将延至2015年初。这意味着中国移动在近三年内,净利润负增长已成必然。”有分析机构对此表示。[!--empirenews.page--]
而包括携号转网、移动业务转售、移动网间结算调整等政策转变同时到来,对中国移动而言,意味着其“下行”时代将更早到来。电信专家表示,2013年即将施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于中国移动维持净利润增长,无疑是雪上加霜。而中国移动在现阶段获得宽带互联网经营权,甚至获得全业务牌照,将使中国移动面临多线投资、多线作战的局面。
相关数据也证实上述观点的正确性。根据财务报告数据,2013年上半年,中国电信收入增幅11.7%、净利增幅15.9%,中国联通收入增幅114.1%、净利增幅54.3%,而中国移动这两项指标仅分别为5.7%和2.9%。市场分析机构认为,仅移动网间结算调整,就将会在2014年给中国移动带来130亿元的净利损失,直接拉低其净利增长约10个百分点。
尽管获得固定宽带互联网牌照,将对中国移动整体竞争能力的提升,有关键性的帮助,但固定网络巨大的投资额度,和资产回收的缓慢性,也将成为中国移动的重要挑战,尤其是在中国移动需要大量资金进行TD-LTE建设的同期。
“尽管如此,中国移动仍然拥有超过350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储备,这对于中国移动进行多线投资和建设,有关键性的帮助。”电信专家表示,“但如何花这笔钱,能花多少钱,显然要复杂得多。”据他介绍,作为国资委管辖企业,中国移动集团2000万元以上的单笔费用开支,需要向国资委申请并获得批准,方可实施。另外,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企年度考核的双重压力,也将是中国移动领导层进行年度预算和决算的隐形红线。
尤其是在出现净利润下滑之后,中国移动将如何处理大规模资金投入,将是一门学问。“在TD-LTE上还好办一些,毕竟是国家战略层面支持的事情,而进行宽带互联网投资,则更多是为企业竞争,虽然也迎合国家宽带战略发展,但前有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已经全面铺网的现状,以及五年内必然亏损的结果,如何拿出足够多的钱来,现在还尚不能明确主管部门是否批准。”该专家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