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五大电信设备商 谁将出局?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本文发表在《财经》(2013年14期,总356期)上,原文标题为《电信冬天和设备商转型》,刊出时有删节,以下为原文。
自19世纪电报和电话发明以来,人类社会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行业-电信业。经过10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了一个以电信运营商为核心,包括终端、电信设备制造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条,电信运营商在其中扮演着行业领导者的角色。
作为全球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电信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而作为电信产业链上游环节、与电信运营商相伴而生的电信设备商,其经营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经济周期的影响,更直接受制于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建设投资和运营情况。
曾经的电信大发展时代,造就了包括今天的爱立信、华为、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以及中兴在内多家电信商;上一轮的“电信冬天”,让曾经的电信设备巨头-北电网络,永远离开了人们的视线,让摩托罗拉彻底放弃了电信设备制造业务。
繁华背后,看似风光无限、以高利润而著称的电信设备制造商,也许并没有人们相像中的那么强大。某种意义上,业务严重依赖下游电信运营商的设备商,其经营显得是那么的弱不禁风。
电信设备制造商们还未从上一轮的“电信冬天”恢复,而新一轮的“电信冬天”又悄然来临。与上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导致的“电信冬天”不同,这一轮的“电信冬天”,不仅深受2008年以来美国次贷危机、和欧洲主权信用危机的影响,更受到“移动互联网”崛起的影响。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本轮“电信冬天”的到来,更多地源自于全球电信运营商。
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兴起,侵蚀了电信运营商的核心业务利润;运营商在网络投资上的谨慎态度,直接影响到电信设备商的营收
所谓OTT,是“OverTheTop”的缩写,原意是指篮球运动中的“过顶传球”。OTT用在通信业中,则指互联网公司越过电信运营商,直接面向最终用户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各种语音、视频及数据服务,电信运营商在这其中仅仅扮演着业务“管道”的角色。
根据OTT业务所承载业务类型的不同,我们可以将OTT业务大致分为OTTTV和OTTIM(InstantMessage)业务。OTT TV以传输视频内容为主,而OTT IM则以传输语音和短信内容为主。
我们所熟悉的优酷、PPS、YouTube等,都是OTTTV的代表,而微信,Line和WhatsApp,则是典型的移动互联网OTTIM业务应用。
不难理解,无论何种OTT业务,电信运营商基本上都只能被动地承担着“管道”的作用,既无法左右用户的兴趣关注,更无法参与到内容制作和价值分享。运营商所收获的,只是流量费用。
如果说电信运营商能够守住流量收入这块蛋糕,分享OTT业务增长所带来的流量红利,这未尝不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但不幸的是,OTT尤其是构建在移动互联网基础上的OTT业务,对电信运营商现有的“现金牛”业务-语音和短信,形成了极强的替代作用。
换句话说,构成电信运营商赢利核心的语音和短信业务,可以被移动互联网OTT业务轻而易举的替代;对电信运营商来说,OTT流量费用的增长远远不能补偿因语音和短信业务流失,而造成的收入和利润的损失。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移动互联网OTT业务的兴起,让已饱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的电信运营商,在未来营收和利润的增长方面,将面临更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电信运营商面临经营上的风险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体现在CAPEX(CapitalExpenditure,资本性支出)上就是,运营商不再增加甚至缩减投入,电信设备采购的周期也相应延后,这对于以电信运营商作为主要客户的设备商来说,对收入和利润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全球5大电信设备商2012年报缺乏亮点,高增长和高利润已经远离电信设备制造商,“电信冬天”再一次来临
设备商们2012年的年报表明:2012年里中兴和阿尔卡特-朗讯面临巨额亏损,爱立信利润下滑超过50%,靠着“瘦身”计划实现成立5年来首次盈利的诺基亚-西门子,其赢利也仅为8.2亿欧元;唯一的亮点属于华为,虽然由于利润大幅增长,但其营收增长速度也从2011年的11.7%降为2012年的8%,收入增长已脱离高速增长通道。
我们来看看设备商们交出的2012年的具体成绩单:
2012年爱立信净收入2278瑞典克朗(约合380亿美元),同比仅微增0.4%;而全年利润相比2011年大幅下滑53%,跌至5.938亿瑞典克朗(约合9亿美元)。
从收入规模上来看,爱立信虽然最终保住了全球第1大电信设备制造商的位置,但几乎只有华为三分之一的利润,让爱立信这个全球电信设备老大很难实至名归。
华为在2012年实现了营收和利润双增长,营收在2012上半年曾短期内超越爱立信成为最大电信设备制造商。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02亿人民币(约合353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8%,但低于其近5年16%的年复合增长率。
受2012年全球主要货币汇率稳定的积极影响,以及有效的财务政策,华为2012年净利润154亿人民币(约合24.44亿美元),较2011年大幅提升32%,利润率为9.1%与2011年持平。但是,净利润总额和利润率均比2009及2010年出现较大跌幅。
而阿尔卡特-朗讯仍在重组后的泥潭里裹足不前,全年经营业绩仍保持亏损,销售额下降5.7%至144.5亿欧元(约合190.5亿美元),净亏损13.7亿欧元(约合18亿美元)。
在全球5大电信设备商中,对2012年业绩最为“满意”的恐怕是诺基亚-西门子,在连续多年的亏损下,2012年受益于其“业务聚焦”战略,及非核心资产出售,诺西2012年收入133.7亿欧元(约合176亿美元),相比2011年下滑3.5%;运营利润8.2亿欧元,相比2011年增长145%,连续5个季度实现正现金流,实现合资公司成立以来的首次盈利。
中兴在2012年终于为其以前“激进”和“粗放”的海外市场拓展付出代价,2012年营业收入842.19亿人民币,相比2011年下降2.36%;营业亏损28.41亿元,而2011年同期为盈利20.60亿人民币。
回顾全球5大电信设备商2012年的年报,虽然有诺西止亏和华为双增的积极因素,但对于整个电信设备行业来说,最能代表其发展底蕴的营业利润率和营收增长率,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empirenews.page--]
这表明,新一轮全球电信业的“冬天”已经来临,电信设备制造商们纷纷祭起“收缩”和“转型”的大旗,以图安然渡过“冬天”。
面对新一轮“电信冬天”,电信设备商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收缩和转型,但却走上了不同的转型道路
爱立信选择向高端电信服务业转型
作为电信设备制造业的领头羊,爱立信选择将业务重心迁移至向移动宽带、专业电信管理服务、支撑解决方案三个业务方向延伸。
为专注其向高端电信服务的转型,爱立信卖掉了其在索尼-爱立信中的全部股份,并在2012年第4季度一次性减计了80亿瑞典克朗(约合12亿美元),这直接导致了爱立信2012年利润的大幅下降,其目的是为关闭合资半导体企业ST意法半导体做坏账准备。
通过向高端电信服务业转型,爱立信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业务运营和客户服务上,通过专业化的细分服务,获得更多的商机。据爱立信2012年财报显示,电信管理服务已占爱立信总收入的43%。
华为全业务发展,发力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
与爱立信的选择向电信服务转型不同,华为选择的是在稳定运营商业务的同时,发力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其基本着力点就是企业市场和智能终端市场。
在华为2012年的营业收入中,虽然电信运营商业务收入仍占总收入的73%,但消费者业务和企业业务均有不俗的表现。
年报显示:华为2012年消费者业务收入约为484亿元,占比22%,同比增长8.4%;企业业务收入约为115亿元,占收入总量的5%,同比增长25%,。终端和企业业务带来的收入占华为总收入近三分之一。
华为企业业务BGCEO徐文伟表示,华为2013年企业业务预计营收将达到27亿美元,增长幅度将达到45%。
华为消费者业务总裁余承东在“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与智能终端高峰会”上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未来将以年复合增长率20%以上的速度增长,争取在3-5年内达到200亿美元的规模。
阿尔卡特-朗讯瘦身,期望以技术创新转型为“快公司”
自2006年成立以来,阿尔卡特-朗讯已经剥离了数十个产品线,将业务集中在无线、IP、光网络等几个核心领域。
为削减成本,阿朗曾多次采取裁减员工、出售非核心资产等方式。2012年10月,阿朗宣布全球裁员5500名。为确保赢利,阿朗宣布退出部分不盈利的市场、甚至取消部分合同。
在业务重组和削减成本的同时,阿朗企图凭借其在技术上创新,来实现自己转型“快公司”的目标。自进入无线时代以来,通信业已鲜见“颠覆性”创新,设备厂商间的设备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在争夺运营商订单时,设备商往往在价格和交付条件上“血拼”。
设备的同质化无疑降低了设备商的利润,也让“无法同时做到最快和最低价”的阿朗,不得不选择技术上的创新,来获得自己的生存空间。
2011年下半年以来,阿朗发布一系列创新产品,从全球最小的基站产品LightRadio,全球首个400G处理器FP3,到全球最快核心路由器7950XRS系列。
阿朗力图凭借技术上的创新,来获得领先于其他竞争对手“窗口期”的“创新红利”,借以摆脱合并6年多来的亏损局面,但具体效果如何,仍需观察。
诺基亚-西门子大幅裁员、收缩战线专注移动宽带,转型电信管理服务
在过去的2012年中,诺基亚-西门子已经剥离了5条非核心产品线,裁员14300多人,将主要精力集中在移动宽带上,并紧跟爱立信的脚步,进入电信管理服务市场。
当前对于诺西来说,首先关注的是利润率,之后是现金流,最后才是市场份额。
中兴裁员瘦身,出售资产,一体化运营寄希望于终端业务
在遭遇了2012年的巨额亏损后,中兴通讯通过裁员、理顺管理架构,出售非核心资产,聚焦大国大运营商提升利润率,翼图以一体化的管理、共享研发销售平台的模式,来加大各部门的抗风性能力,并把2013年增长的重点放在手机、企业业务和运维服务3大领域。
2012年中兴业绩增长最快的是企业网业务,国内市场增长90%以上;终端方面业务增长50%,在运营商运维托管服务领域,增长超过40%。
“电信冬天”将催生电信设备制造业的二元寡头体制,设备商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
电信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与电信运营商相伴而生的电信设备企业,期间也曾出现过像北电网络、摩托罗拉等叱咤风云的代表,全球知名的电信设备制作企业一度达10余家之多,像今天专注于手机的三星和诺基亚,都曾是全球知名的电信设备制造企业。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一时的辉煌并不能带来永远。随着电信业的发展步入成熟期,曾经辉煌的电信运营商们,在面对互联网竞争时“被管道化“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运营商在通信服务领域的话语权和利益分配权愈来愈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长期以来以电信运营商为主要收入来源的电信设备制造商,其未来的前途便不可避免地要蒙上一层阴影。
解决的办法无非是转型!
电信设备商通过转型,将服务延伸于运营商的各个环节;或者在其业务规划上,摆脱目前营收和利润严重依赖运营商的格局,这才是“电信冬天“生存求活的出路。
电信设备制造业发展到今天,行业利润率不断下降早已是不争的事实,从长远来看,电信设备制造行业微薄的利润和有限的市场规模,并不足以支撑目前的市场格局;而随着未来SDN(SoftwareDefined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技术的成熟,将进一步压缩现有设备制造商的空间。
细想起来,今天的电信设备市场,倒颇有几分和如今的PC市场类似:
PC市场在经过一轮又一轮的”市场绞杀“后,PC巨头们纷纷选择转型求生。
于是就有了IBM的转型软件咨询服务;Lenovo通过收购IBMPC,选择进军国际化做大做强;HP在一次又一次的转型摸索中彻底迷失;DELL选择私有化道路以便在保留PC的基础上,提供更全面的IT解决方案。
回头来看今天的5大电信设备商,爱立信颇有成为电信业内IBM的潜质,华为无疑是沿着LENOVO做大的道路前进,而从阿朗,诺西和中兴身上,似乎都能看到HP和DELL的影子。[!--empirenews.page--]
就如今日的PC市场已经容不下太多的竞争者一样,未来的电信设备市场,也不会容得下现有的5大全球性设备制造商。
未来的电信设备市场,很有可能会出现一种”双寡头“竞争的格局,在2大全球寡头之外,也许还会存在1-2家较小的区域性设备商。
就目前电信设备市场的竞争格局来看,如果没有意外出现的话,”电信冬天“里出局的电信设备商,将很有可能从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和中兴这3家中产生。
问题的关键在于:谁会出局?显然,阿朗、诺西和中兴中任何一家都不愿意出局。
那么,比拼内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转型模式,便成为“电信冬天“里生存下去的关键!
对中兴们来说,在当前电信设备市场竞争格局已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转型为一家”小而美”的区域性电信设备制造企业,也许更有助于渡过这个寒冷的“电信冬天”!
作者:程德杰 四川通讯设计院副总工程师
(原文标题:全球五大,谁将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