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平台:首选腾讯还是百度?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对开发者来说,腾讯、百度等互联网巨头推出的开放平台和开放政策肯定意味着机会,但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开发者,有必要根据自身需求和平台特性精挑细选。
7月3日,笔者在参加腾讯合作伙伴大会时,看到了高朋满座,也见到了一票难求。热情高涨的开发者都希望能从腾讯的开放中捕捉到商机,分得一杯羹。
腾讯曾因封闭广遭诟病,如今它在明确传递“开放”信息。腾讯的分论坛从媒体、广点通、游戏、手机QQ、腾讯云五个方面展示了腾讯的开放平台策略,这在一定意义上标志着腾讯在PaaS(平台即服务)方向上开始发力。
在国内,PaaS行业正处于上升期,而资本和技术实力雄厚的巨头将会是这个市场的主角。本土互联网巨头中,百度和腾讯是这个领域的两个重量级角色,也是两个已经真正成气候、形成“生态”的平台。然而,二者选定的“开放”之路又不尽相同。平台火热的背后,需要开发者冷静思考一下:究竟哪种平台更适合自己的发展?
产品开放VS技术开放
腾讯和百度开放平台都提供了产品级开放和变现工具,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腾讯开放平台是关系链、产品级别的开放,而百度除了产品端之外,更多强调技术的开放。这两种开放方式一定程度上源自两者的基因优势不同——腾讯善于产品,百度强于技术。
仔细观察规则细节可以发现,腾讯的开放平台实际上是用户产品和账号接入的开放。媒体平台、游戏平台、云平台都是产品和账号接入层面的开放。腾讯平台的作用主要是帮开发者导入用户流量。
而百度的开放平台可以粗略分成技术和非技术两方面。百度开放云(LBS·云也是百度开放云的服务之一)是输出技术;移动搜索和LBS相关产品输出用户。
腾讯的社交关系网庞大,导入流量能力强劲,但腾讯能对开发者开放到什么程度还不得而知。主要的原因是,流量掌握在腾讯手上,而腾讯自有用户端产品众多,同样依赖导流。开发者的产品推广和流量导入在一定程度上将会抢占原本有限的接触用户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腾讯自己的产品形成竞争。当开发者产品和腾讯自有产品争夺流量时,腾讯如何处理这种关系?
再来看百度。百度产品本来就没有腾讯的多,技术输出也不失为获取边际收益的方式。技术和产品共同开放有一点好处,就是打通了整个开发流程的上中下各个环节。由于百度的部分技术是开放的,产品端与开发者竞争也不激烈,开发者在百度平台上得到的帮助要大于腾讯平台,受到的限制要少于腾讯平台。未来很可能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百度平台的开发者之外,接入腾讯平台的开发者也会用上很多百度开放云的技术,因为他们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苹果派VS谷歌范儿
虽然在外界看来,QQ的社交关系链的价值似乎是个挖掘不完的金矿,把产品接入腾讯平台,就能靠腾讯导流获得分成。但这种模式决定了它本质上还是一个封闭系统,开发者会受到各种限制,包括资源的开放程度、阶梯式分成策略等。随着开发者的进一步发展、用户量的增加,他们受到的限制也会越来越多。从长远看,这样的生态环境也会让开发者疲于创新。
12腾讯媒体平台中的微信似乎是腾讯自家的后花园。自从腾讯给微信定调“不是营销工具”、打造“自媒体精品百人计划”之后,微信的官方限制越来越多,新版微信5.0则基本上封死了营销账号的空间。而一个真正开放的平台环境,不应该有如此强大的来自平台方的限制。
腾讯想要模仿苹果的方式,就要基于优势产品的用户导流优势,让开发者接入进去贡献内容,然后分钱给开发者。而百度定位更像Google,它的着眼点在于推动技术创新和技术的低成本普及。
百度希望利用技术的开放赚钱,因此除了必要的开放规则之外,本身的限制就很少。另外,把技术开放给开发者,对百度自身的产品导流是有好处的,这是产品导流和技术导流的区别所在。最重要的是,百度开放的语音技术、图像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等,这些都是中小开发者以往难以接触到的资源。
也许有人认为,现阶段拿到流量最重要,可事实上,没有好的技术资源做基础,想做出别具一格的产品将非常困难。前一段时间突然蹿红的百度魔图其实就是借“PK大咖”出位的,而它本身就是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百度现在选定以输出技术为搭建平台的路径,这可能是一条更朴实也更有价值的道路。
头部VS长尾
传统互联网时代,搜索商业模式的胜利就是长尾模式的胜利。在移动时代,用户需求的碎片化和个性化变得明显,也就是更加长尾化。开发者对开放平台的期待主要是能将用户需求和开发者提供的服务完美对接起来。
从平台本身来看,腾讯平台上的开发者基本集中在游戏和媒体内容领域,属于头部需求。腾讯平台确实能使一部分开发者获得不少的收益,但更多开发者并没有这样的机会。腾讯展示的分成效果看起来很诱人:两年分成30亿元。但仔细看看这个数字,从2011年6月至今,腾讯开放平台上有40万注册开发者,仅26款应用月流水达到1000万元的规模。可见,大型开发者在这个平台上获利最多,而为数众多的中小开发者却没能分到多少银子,腾讯平台上寡头App的趋势非常明显。连腾讯总裁刘炽平也策略性地承认了这种状况亟待改观。在这种生态下,从长尾和低频需求出发的App的出头机会被大大挤压,这类开发者注定难以搭上腾讯这艘大船到达成功的彼岸。
在广点通的论坛上,腾讯邀请了几家典型开发者上台,其中有几位代表说,自己的产品目前流量第一大来源是百度,第二才是腾讯。这一现象不难理解:百度开放平台更符合不同类型用户的长尾需求(这与搜索引擎本身的模式也有关系,搜索本身就是解决中长尾问题的)。长远来看,百度开放平台移动搜索和LBS的“分发”特性(如应用内搜索、light App),更符合大多数开发者的利益。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