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垄断门”回顾:专利产权争夺战打响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4G元年欢庆的钟声仍在回荡,各方正在摩拳擦掌在中国LTE时代大展宏图之际,国际芯片巨头高通却卷入了中国反垄断调查,11月25日,高通公司发表声明称,发改委已经启动了对公司的反垄断调查。
高通CEO保罗雅克布曾说:“随着中国LTE网络的部署,高通有机会销售更多智能手机芯片并获得更多专利授权费。预计在下一个五年中,公司年度营收和每股利润都能有两位数的增幅。”然而,保罗的话还未坐实,高通却在这样特殊的时刻身陷“反垄断门”,让高通多少处于被动。业内人士将此举解读为,此次反垄断调查显示了国家希望从宏观层面对国产芯片有所帮助,通过政府介入而让高通高额收取专利费现状有所改观。
3G:无法绕过的“高通专利”壁垒
在3G时代,凭借专利上的深厚技术积累和严密知识产权布局,高通的“专利”模式获得了巨大成功。国产手机厂商每出货一部手机,除了向高通支付芯片或解决方案费用外,还需向高通支付专利费。
由于在3G拥有基础专利,几乎全部的3G电子产品生产商,都要向高通交专利费。一般而言,高通是对最终产品的生产厂商收取专利授权费,因为最终产品金额最高,可以将专利费极大化。按照惯例,对3G智能机,高通的牌价是收取最终产品整机价钱的2%到5%不等。
这一专利吸金模式,除了给高通带来了想当客观的营收之外,也让高通在3G时代稳坐金字塔顶端。除了产业链上产品制造商外,就连竞争对手联发科,在申诉废除高通专利费之前,也因“高通专利”在市场拓展上掣肘。
在3G时代,高通专利似乎成为了终端制造厂商无法绕过的壁垒。2012年,高通总营收191亿美元,其中专利授权费收入达60亿美元,占比达31.4%。2013年Q3季度,高通单授权许可业务就创造了税前15亿美元的收益。在轮番的专利战后,国产终端企业意识到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性,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价格已经不是最好的武器。
4G:知识产权争夺战正在打响
12月4日,4G牌照一经发放,4G终端的需求量激增,LTE产业链各环节企业都在紧盯4G规模市场。在芯片市场,高通是否还能维稳3G业绩?
作为4GLTE领域核心专利拥有者之一的高通,2013年Q2全球蜂窝基带芯片市场高通的市场份额达到63%。在目前,国内已经上市的4G手机,基本都采用高通芯片。如果整机百分比的收费模式不变的话,4G手机还是避免不了要交3G专利费给高通,因为所有4G手机一定会有3G的功能。有消息称,4G手机高通打算收3-3.5%的专利费。
从3G开始,高通专利费过高就引发中国企业不满。到LTE时代,中国手机厂商开始将更过关注焦点放在知识产权争夺上。知识产权争夺的最高形态就是标准的争夺,实际上也是对未来产业主导权的争夺。从1G、2G时代开始,由于缺乏自己的技术专利,中国不得不付给国外厂商巨额的专利费,这也是中国力挺TD这一本土3G标准的主要原因。
此前,中兴手机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吕钱浩在接受通信世界网记者采访时称:“在当前4G规模商用即将启动之际,终端产商应首先做好专利储备,只有具备丰富专利储备和研发实力的厂商才能够把握市场节奏”。目前国内终端厂商中,中兴、华为已经在通信领域有一定的专利积累。
目前,在芯片中端领域,除了高通,博通、Marvell、英特尔、联发科、联芯科技、创毅视讯、海思等10家以上的芯片厂商,先后有4G基带芯片产品推出。高通、海思、Marvell、中星微等四家芯片厂商提供了可供商用芯片。
尽管眼下,高通正在接受调查,但是,高通方面表示将配合发改委的调查。可以预见,调查结果将以高通单方妥协告终,毕竟,高通不会想要错过中国LTE芯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