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企业业务看华为痛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1月15日,华为CFO孟晚舟专程来到北京,对华为2013年的业绩做了预发布。据华为内部人士向老冀透露,孟晚舟在来之前在华为的【心声社区】中转载了老冀的【别了,任正非讲话】一文,说明她对于外界的批评还是持一个非常开放的态度。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从孟晚舟披露的数据来看,2013年华为的总体业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其中营收预计增长8%,营业利润增长47%。
不过,在运营商、企业业务和消费者业务三大BG中,企业业务BG稍显落寞。如果按照波士顿矩阵来分析的话,运营商业务可以算得上是华为的“现金牛”,为华为创造源源不断的利润和现金;消费者业务则可称得上是“明星”,不仅增长迅速,而且也开始实现规模盈利。
企业业务仍然还在亏损,估计现在还只能算是“问题”了。孟晚舟表示,“企业业务发展时间不长,目前还处在投入期,去年还是亏损状态,但是我们还是会持续保持投入。”
事实上,华为的企业业务从2011年年初独立之后,先是经历了大规模的狂飙突进,将合资公司华为赛门铁克重新收回帐下,然后又是大规模的紧缩和调整,直到2013年下半年才缓过劲来,恢复了高速增长。
2011年9月,华为企业业务总裁徐文伟曾经表示,到2015年华为企业业务的合同收入将达到150-200亿美元。两年之后,他已经将这个目标调整为2017年销售额达到100亿美元了。
在这番大起大落之中,老冀的一位好朋友不幸中了枪。这位朋友本来在一家软件公司做得挺出色的,2013年年初就要涨薪升职了,突然接到了华为企业业务BG的加盟要求。这位朋友在老冀多年的忽悠下,对华为的邀请不禁心驰神往。经过了华为严格的几轮面试,上上下下的领导都已经点头OK了。这位朋友认为肯定没问题了,于是果断从原单位辞职,却不料华为的HR再无下文,只好在家待业整整半年。
2013年,华为企业业务营收增长了32%,不过这个只能看作是由于2012年业绩太差之后的恢复性增长。而据老冀了解,在华为企业BG的IT、网络、存储、云计算等多条产品线中,IT产品线成了困难户。
IT产品线的主要产品是服务器。去年由于斯诺登事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一路败退。根据IDC的数据,2013年第二季度中国本土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第一次超过了国际品牌,并在第三季度占到了53%的市场份额。
不过,与浪潮等国产服务器厂商在金融、政府等行业市场攻城掠地,开始搬迁IBM、ORACLE、HP等厂商的高端主机不同,华为在服务器市场的主要突破点还是选在了互联网公司上面。据老冀得到的线报,如今BAT三大互联网巨头的机房中均已大规模部署了华为的服务器。
很不幸的是,互联网公司并不需要那种定制的高端服务器,而是倾向于自己设计、自己部署服务器。老冀就听说过,腾讯曾经和华为合作设计出了X8000高密度服务器,一台服务器有42个U,一个U有两个节点,非常适合部署在很紧凑的机房里。因此,在服务器市场上,华为已经沦为互联网公司的OEM厂商,虽然能够大量出货,但是利润极低。通过这个案例,各位朋友可以体会到老冀说过的互联网模式对于传统电信设备厂商的巨大冲击。总之,2013年国产服务器厂商集体分食国际厂商的市场,只不过浪潮等公司赚到了里子,而华为只得到了面子。
那么,各位看官可能要问,华为有如此强大的技术,为什么就进不了金融、政府这些“高大上”行业呢?据老冀了解,主要还是华为对这些行业的业务不了解,无法准确把握行业客户的需求。老冀曾经在某地政府智慧园区的投标中看到过IBM和华为的演示PPT,IBM一上来就谈智慧园区的发展趋势、业务需求,最后巧妙地引导到了IT需求,而华为却只有自己公司的介绍和各种系统的技术参数,明显差了一个数量级。
云计算方面华为很重视,据说目前做得也不错,不过如果仔细分析,也还是存在明显的缺陷。云计算离不开虚拟化软件,华为也在开源虚拟化软件Xen的基础上做了很多的开发和优化,但是跟主流的虚拟化软件Vmware相比仍然有很大差距。华为虽然在硬件领域已经是全球领先水平,但是在云的运营经验上跟亚马逊和谷歌相比仍然差很多,对于公有云的运营经验更是非常欠缺。虽然任正非曾经喊出赶超思科和谷歌的豪言,目前可能更多的还是口号而已。
这里也说点企业BG之外的事情。在手机芯片领域,虽然华为海思已经积累了多年,但是开发出来的K3V2处理器与高通的高端处理器相比仍然差距明显。老冀举这些例子是想说明,虽然华为已经是中国技术很领先的公司了,但是与全球顶级的技术公司相比仍然差距明显。
在老冀看来,无论是从产品的相似性,还是客户的相似性来看,企业业务都是离华为的核心业务——运营商业务最近的业务,也是华为下一步必须拓展成功的业务。遗憾的是,2013年企业业务仍然只占到了华为整体营收的7%,而消费者业务却已经占到了23%。如果未来这块业务不能振作起来,华为的所谓“云管端”战略到头来恐怕也无法顺利实现。
以上是老冀对华为企业业务的一点看法,欢迎各位华为和业界的朋友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