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信运营商与有线广电网的合作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013年,广州地区的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线电视公司)开始为其用户更换新的机顶盒,由高清数字机顶盒更换为高清双向数字有线机顶盒,新的机顶盒除了能提供高清频道、时移回放、节目点播等功能外,新增了网络接入功能,能提供有线、无线双接入的服务。网络接入的合作方为电信运营商(广州有线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手广州联通、广东有线广播网络有限公司则联手广东移动),作为三网融合的几个主体,它们的合作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
技术层面
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有着显著的成本优势,尤其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接入上。众所周知,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线路是覆盖当地千家万户的,而且其CATV(有线电视)的同轴电缆亦可以用于数据的传送,技术上只需用更换新的含电缆调制解调功能的机顶盒即可。所以在这里,有线广播电视网络公司起到了一个十分精彩的铺路者的作用,避免了大量的重复施工、与物管谈判等铺设成本。而运营商(移动、联通)负责提供网络接入,又避免了之前有线电视公司租用电信的资源与电信开展三网融合竞争的局面。
此外,这样的组合对竞争对手的客户也有良好的渗透作用,特别在那些与物管签订排它协议的楼盘和区域,因为电视线路已经是存在的,要排它只能禁止有线电视线路的接入,但这样的话恐怕没有住户能够接受。
最后,对于电信运营商而言,合作方有线广播电视的服务网点及代理将为之所用,增强了渠道的推广力度和覆盖面,减少运营商在这方面的资源重复投入。更重要的是,可能会获得有线电视在开机时段的广告时间作为推广,实现广告投放的精确度。
策略层面
在个人宽带市场上,能提供宽带接入的服务商为数不少,有电信运营商、民营运营商、有线电视公司等,但是电信一家领先的地位始终不变,究其原因,除了电信拥有较大的资源优势外,还有则是其它民营宽带租用电信的线路、端口、机房等。这样,移动、联通、广州有线、广东有线联合起来,资源共享,共同挑战前者,谋求更大的市场份额,在市场策略上毫无疑问是一个正确的选择,有所谓敌人的敌人,也就是朋友。
以广州地区的套餐分析,移动打造的U宽频与联通的融合套餐在带宽的选择上是最少的,分别只有4M、6M与12M。与长城宽带和电信的套餐可选度差距较大。价格方面则与电信的上网套餐以及ITV套餐拉开明显的距离,与长宽接近。两家的特色在于与有线广播电视的服务捆绑在一起,以较低的价格提供高清电视和上网服务。综上所述,两家的部署是利用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线路优势,以对价格较为敏感的群体为突破口,快速切入市场。
“移动+宽带”的融合战略为电信带来了可观的收益与收入的拉动,所以我们注意到,联通开展的融合业务是有捆绑自己的3G套餐;移动的U宽频只有提供亲情号码等2G服务,并未与其3G以及4G服务形成配合,但是相信借助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线路,未来这一情况或许得到改善。可以预计的是,移动、联通携手有线广播电视网络会是一条“曲线”发展融合的线路,以提供低价宽带、电视服务等差异化策略来抗衡电信的融合产品。
在宏观层面上,虽然国务院制定了“智慧城市”和“宽带中国”等计划,但是一方面现在“南电信、北联通”的资源优势下,后来者出巨资建设、升级其骨干网投入一个已经成熟的个人宽带市场,经济成本上考虑显然不符合。而且4G发牌后,电信运营商需要大量的资金用于基站的建设与升级,所以在现阶段与有线电视公司合作,以轻资产的模式进入个人宽带市场,补齐业务短板,赛立信通信研究部相信这会是今后较长一段时间的战略方向。
改进空间
在细节上,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是合作项目,不是“亲儿子”的缘故,在服务上仍有改进空间。在硬件方面,双向高清数字机顶盒开机时间较之于传统的路由器要多上5、6倍的时间,而且设置的WIFI信号比较弱,倘若室内空间较大,则需要另接新的无线路由增强信号,在使用上造成不便。
在上网体验方面,据不少用户的反应:从上下行的速度看,与长宽等民营宽带相同带宽的水平持平,基本能满足日常需求,但是在网络稳定性方面仍有改进的空间;从性价比的角度看,运营商与有线电视公司合作的宽带有着不俗的市场竞争力,但是在上网体验的短板毫无疑问会降低用户的忠诚度,甚至影响品牌的形象,制约了未来向更高层次客户群体发展的可能。
在客户服务方面,由于这些项目都涉及多方合作,用户发生问题的时候未必能在一通电话之内就找到对应的单位,而且不同公司之间的客服水平亦有一定的差异,这样会对客户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这里就以移动的U宽频为例,当客户遇上网络问题的时候,他们自然会拨打机顶盒上的95566,但因为网络接入是由移动负责的,所以有线电视的客服会告之网络方面的问题请找移动公司。当客户打通移动方面的客服电话后,又会得知宽带方面是由移动的独立子公司(也就是以前的铁通)负责。类似这样,发生一个状况,需要拨打好几通电话,所以往后合作的双方都需要统一相关的客服指引,务求给客户最好的服务体验,提升品牌形象。
结语
细节是魔鬼,三网融合的服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协调,也需要经验的积累。幸运的是,“三网融合”仍未大规模普及,未来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关键在于谁能提供更优质的服务。现阶段运营商凭借着联盟有线广播电视网络的模式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下一步就是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才能获得更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