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从热炒到彷徨:未来路在何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5月23日早间综述(张海龙)近期,虚拟运营商一波密集的品牌、战略、套餐资费发布,的确给通信业带来新的气象。除了在套餐资费上推出流量不清零,语音无限时长等创新,还在与其他业务结合创新上作出了努力,如乐语、迪信通等都与移动医疗、渠道优势结合“More”“迪加”、蜗牛与游戏结合“免商店” 、国美、阿里、京东与购物结合、分享与企业应用结合等。
这些创新除了得到平民百姓的认可,也得到了国家部门的认可。最近,工信部部长苗圩在接受采访时就表示,从目前已经发布移动转售业务的品牌及资费方案的情况看,有语音业务半年内不限时长的,也有数据流量2年内不清零的,还有很多灵活制定的资费方案。这些都是传统基础企业目前没有提供的,是被广大用户普遍欢迎和接受的,这就是突破,是引入民间资本对于老百姓来讲最直观的感受。
同时,苗圩也认为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价值就是创新,将现有业务和通信服务进行设计组合,推出新的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比如在同等资费情况下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产品,更多个性化服务,以此赢得市场信赖。
虽然,虚拟运营商得到了市场和政府的认可,但在其推广中,我们仍能看到他们的举棋不定和迷茫,毕竟移动转售业务对于中国市场和中国企业来说,仍旧显得那么陌生,而且基本没有成功模板可以借鉴。
摸着石头过河
“一群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是投身于虚拟运营商行列中所有企业的共同心声。虽然早在上世纪90代,国际上的虚拟运营业务便已经开始崭露头角。这些欧美国家的虚拟运营商可以为中国的虚拟运营商提供有限的经验。但对于市场政策、用户需求均不相同的中国市场来说,这些经验的借鉴意义十分有限。
目前,虚拟运营商的创新更多地是借鉴了互联网企业创新的思维与做法,在商业模式创新方面,互联网企业常常首先考虑的不是挣用户的钱,比如去年兴起的打车软件甚至反过来付给用户钱,某些虚拟运营商也在批发价格并不廉价的基础上推出了不限通话时长的业务。
这些创新在前期推广过程确实可以为虚拟运营商吸引来众多消费的眼球,为虚拟运营市场发展带来了粉丝效应。但对于每家虚拟运营商来说,如何在几乎一样的流量 不清零、不限时长通话的19家虚拟运营商当中,吸引来用户关注就需要下一番功夫了。
业务模式创新、服务创新,这无疑是虚拟运营商最先想到的应对之道。如24小时客服,2小时内上门服务,购物送流量,定制号码等,便是创新过程中的产物。但这也带来了有些虚拟运营商追求大而全的业务体系,在前期便推出了一堆涉及方方面面的业务、服务模式。
需要试错
虚拟运营商在推出业务时大都指向了消费者、企业、家庭等领域的不同用户,分享通信甚至专门针对新婚的夫妻推出了囍品牌。
几乎每个虚拟运营商均不断推出多个子品牌来定位在不同的市场。如国美极信的“家”、“尚”、“合”,而迪信通更是一开始,便在多个领域内试水。据迪信通创始人刘东海介绍,在虚拟运营商业务起步后,迪信通将成立多个相关的事业部,如小微企业运营事业部、移动健康事业部、智能家居事业部、妇女儿童安全事业部等。
苗圩称,虚拟运营商最大的价值就是创新,将现有业务和通信服务进行设计组合,推出新的技术、业务和商业模式,比如在同等资费情况下让用户获得更多的产品,更多个性化服务,以此赢得市场信赖。
虽然,虚拟运营商勇于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服务模式无疑对中国电信业改革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业务模式、未来盈利点的不清晰也是造成虚拟运营商品牌业务大量出现的主要原因。
不过对于多少业务能够活下来,真正符合市场需求,虚拟运营商们也心知肚明。如对于推出多种产品服务的迪加,刘东海也认为,“迪信通通过线下体验可以切实了解用户实际需求,通过一定时间的检验最终只会留下几个服务,这便是杀手级的服务,也是用户真正需求所在。”
这也反映出,虚拟运营商已经做好了摸着石头过河时需要交学费的准备。但交多少,能交多少,多久后真正能形成规模效应则是虚拟运营商们在业务开展时,需要考虑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