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网络:快速部署和VoLTE是关键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在被称为中国“4G元年”的2014年,国内的4G网络建设如火如荼。时至今日,半年过去了,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建设情况、覆盖效果怎样?4G网络部署初期面临了怎样的难题,又将如何化解呢?
现状:覆盖待提升,网速不理想
目前,国内三大运营商都获得了也仅获得了TD-LTE 4G牌照,也都相继开展了4G商用。但是由于网络制式原因,三大运营商目前对4G态度不一,造成在4G网络建设的策略上也是各不相同。
业内专家表示,中国移动是目前4G建设速度最快的一家,3G时代中国移动由于技术相对落后于中国联通、中国电信,曾一度陷入被动。如今,4G技术可以使中国移动在网络质量上逐渐缩小与竞争对手的差距,其在4G网络建设上自然最为积极。中国联通得益于WCDMA的先进性,并不急于大量部署4G网络,将现有3G网络升级为理论峰值下载速率为42 Mbps,性能仅稍逊于4G的HSPA+网络,可以为中国联通赢得收回投资成本的宝贵时间。而最为被动的是中国电信,CDMA2000无法通过升级获得WCDMA那样的优异性能,而寄希望得到的FDD-LTE牌照至今也没有获得,网络建设方面处于被动应战的境况。
据悉,中国移动目前已建设4G基站约31.8万个,计划于今年建成超过50万个4G基站。已在约300个城市开通4G网络,今年8月这个数字有望达到332个。
中国联通4G商用伊始,仅在全国25个城市开展服务,计划到年底增至300个城市。虽然中国联通无论是部署的4G基站数量还是覆盖面积都跟中国移动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其目前已在330个城市范围内开通的HSPA+网络,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4G网络部署的不足。
迫于竞争对手的压力,中国电信也着手部署了自己的TD-LTE网络,目前在近百个城市开通了4G服务,但其网络规模和推广意愿都与中国移动有差距。
三大运营商的4G部署情况各有不同,那么覆盖效果又怎么样呢?此前曾有多家专业机构对国内大型城市的4G网络进行测试。测试结论基本一致,中国联通的4G覆盖面积和网络质量是三家中最差的,但是网络切换到3G之后,用户体验还算比较优异。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虽然在4G覆盖率和网络质量上占优,但是实测网速平均水平也仅为20 Mbps,与宣传的100 Mbps差距甚远。而且由于4G网络覆盖优化较差,网络切换频繁,网速波动非常大,造成用户体验不佳。
困难:建站难,现网协同问题多
4G网络建设初期,造成网速不理想,用户体验不佳的原因多种多样,包括网络建设速度、优化力度、产业链成熟度、以及4G技术自身等。而最为被业内专家关注并提及最多的有两点,建站难和与现网协同发展问题多。
此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无线所所长汤利民曾表示,LTE是个同频系统,对网络结构要求很高。原来2G、3G的站点并不能完全用于LTE网络建设。另外,用于LTE的频段损耗比较大,大城市特别密集的区域,传播条件较为恶劣,而对容量的需求却很高,也是站址选择难度最大的地方。
对此,中兴通讯中国区副总经理顾翔认为,站址资源也是一个难点。他表示,“4G的频谱特性决定了网络需要更多的站址资源,如何减少站址的数量、降低站址条件要求是设备供应商面临的核心难题,这其中包括室内深度覆盖、城市热点容量、交通线路覆盖甚至农村无线覆盖等。”
另一方面,LTE是一个以数据业务为主的技术,没有CS域,对语音的支持只能采用VoLTE的方式,但网络建设和终端普及都需要一个过程,这中间会涉及到核心网如何改造升级等问题。数据业务本身也面临如何与现有网络实现均衡和切换等实际问题。
对此,汤利民表示,“TD-LTE有很多语音解决方案,比如双待机、CSFB、VOLTE等,在方案选择上必须充分考虑国内、外用户的情况、网络改造的难度、产业发展情况以及技术演进方向等因素,才能决定近期和中长期方案,综合各种因素决定部署的节奏。”
方向:快速部署,完善语音方案
目前,网络覆盖不足导致的切换频繁、4G网络使用高频段导致的室内覆盖薄弱、现网环境与4G纯数据网导致的语音方案难落实等问题亟待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业内专家给出建议:加快4G网络部署进程,提升网络覆盖率,以减少异系统间切换。有针对性的加强室内深度覆盖,推动小基站等技术的商用进程,弥补室外宏基站的覆盖不足。选择语音解决方案时要充分考虑4G网络的部署和规划,VoLTE和CSFB可以分区域、分阶段规划实施。此外,核心网改造必须要持续推进,使网络满足未来移动互联网对数据交换的需求。同时,还要积极联合终端产业链厂商,推进终端更新换代进程。
待到FDD-LTE发牌之后,国内各大运营商必将展开新一轮的4G网络快速部署。而此前,中国移动也已携手华为率先完成了VoLTE内场一阶段测试,包括高通、三星等产业链厂商也进行了VoLTE终端测试,VoLTE商用进程正在加速。
相信国内运营商将会综合考虑自身业务发展需求、产业链成熟度和竞争对手策略等多种因素,明确未来网络建设目标,以此指导网络建设。届时,网络性能和用户体验将得以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