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米开放全款预定锁定用户 电商竞争加剧厂商谋变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随着互联网市场的崛起,中兴、华为以及酷派等数十家传统手机厂商纷纷触网推出自己的电商品牌。而面对电商新品牌的来势汹汹,小米公司选择主动出击。日前,从小米官网了解到,其红米手机除了“预约开放购买”还多出了一个“预售”选项,选择该选项后用户需要交付手机的全款,不需要参加抢购,30天之后小米官网会发货,手机会在7天之内完成发货。这种销售模式无疑坐实了此前一直被否认的期货营销。在各路厂商都纷纷加入到电商这场战争当中之时,小米手机能否继续走红也备受关注。
升级“饥饿营销”策略,红米开启“期货”销售模式
互联网手机的江湖一日千里。有些人还没进城就打起了退堂鼓,比如网易;有些人在进城后不久便发现这是一块让自己惊讶的难垦之地,比如盛大和360;有些人则看着城里的乱象,深深为自己的明智而自喜,比如腾讯;如今勇敢地冲进城中厮杀的主力可能是你并不熟悉的名字:大可乐手机、博沃F16、北斗智薄大K……城里长久不衰的小米,似乎也已开始寻找全身而退之道。
日前,小米官网悄然开启了一批红米手机非合约移动版的全款预售工作。用户无需在周二参与抢购,只要全款预约,就会在指定时间内获得所购买的红米手机。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全款预定之后的收货地址是无法变更的,而且发货前如果预售产品的价格发生了变化,那么已经支付的订单不会受到影响,也就是说即便是未来产品降价了,小米也不会补偿这部分差价。
有分析人士认为,电商模式、高性价比、粉丝效应……传统手机厂商正在沿着小米的路径一路追赶。而与小米相比,他们在供应商方面有更强的议价能力,还有自己的生产线可以确保产能,如果一味搞“饥饿营销”,小米很有可能失去用户,可以看出小米已经在进行相应调整来应对传统手机厂商的挑战。而除了应对挑战之外,加速抢夺市场份额,占据消费者心理,完成年前的4000万部目标也是关键因素。
因此,面对诸多现实,小米公司升级销售策略不足为奇。
互联网思路已经打开,期货营销模式恐难获认可
虽然有小米手机升级战略,也有网易手机业务团队的解散,以及百度手机等的低迷,但仍有不少厂商加速部署互联网销售手机战略,其中电商市场的火爆是主因。数据显示,2013年全年,中国市场内销手机已经突破4亿部,其中网购市场共销售手机约5300万部,销售额达到786亿元。这意味着,我国手机的线上销售比例约占到整体手机销量的13.3%。随着各品牌厂商加快对线上市场的布局,预计2014年,这一销量占比有望达到16%。
对此,京东公司的经历或颇具代表性。过去京东要卖手机想联系手机厂家,根本就不受待见,京东只能自己去从一些二、三级代理商拿货。那时候代理商认为,能把货给京东卖已经是对它最大的支持了。而手机厂商们还在担心提防着代理商把货给电商,怕影响自己的线下价格体系,但到了2013年,有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品牌,尤其国内有实力的品牌开始推出了线上的品牌,或者产品系列。从各家新品牌新产品发布的时间表,也能看出传统手机“触网”的大潮已经来临。
12与此同时,重要标志事件是,京东与酷派公司不久前签订了100亿采购订单的消息。引人瞩目的不只是合同中的巨大数字,更是其背后所预示的手机厂商对电商渠道的激烈争夺。面对移动互联网浪潮袭来,手机电商江湖风起云涌,中兴Nubia、华为“荣耀”、联想VIBE、酷派“大神”等跃入行业前列。
这些说明传统手机厂商拥抱互联网的思路已经打开,用户在可选择余地日渐发达情况下,即便小米公司这次的升级版“期货”模式恐怕也难承受起群雄围攻。
突围互联网模式,品牌沉淀是关键
酷派与京东的100亿订单让人感叹的其实不仅仅只是明面上的巨大数字,而是这个大数字背后的互联网手机营销之路。不论是像华为荣耀、酷派大神这样以产品系列的名字出现,还是Nubia、Nibiru这些独立子品牌,或者像IUNI那样只强调金立是投资方,这些新品牌们都是希望在原有的传统手机品牌之外,做出全新的适合互联网的产品。那么,面对众多背景差不多的都是依托于传统厂商的新品牌,大家如何才能突围呢?
从互联网卖手机起家的小米公司看,小米手机的最成功之处是从所谓的“发烧友”起家,进而扩展到更大的消费者群体的,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认同感。通过差异化的品牌故事,小米公司经营自己的粉丝群体和社区,提供定制化的UI,快速更新,定期推出新产品。这些说明企业在互联网营销上已经打开思维,在不断的进行品牌沉淀。
业内人士杨群认为,从手机业的发展史上来看,某方面的所谓“创新”往往只能带动一家企业风光数年,稍晚一步就已是云泥之别。例如步步高当年第一个提出音乐手机概念,宇龙酷派第一个走技术路线,三星第一个全线投入安卓怀抱,均取得成功。即便是第一个创新者,面对互联网手机品牌大打价格战,营销模式里的价值空间被逐渐看破的窘境,为了与竞争者拉开差距,小米公司也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例如小米2采用高通骁龙APQ8064芯片,通过性价比拉开差距。
未来,面对竞争日益强烈的市场,如何打开好互联网思维考验着厂商的智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