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与华为的战争:验证互联网模式的试金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央视经济人物颁奖晚会上雷军与董明珠的论战刚刚结束,小米与荣耀的战争开始了。
其实小米与格力实在不具可比性,只是被央视活生生的按在同台pk,讨论的热烈,却有隔靴搔痒之嫌。
小米与荣耀的战争才是验证小米互联网模式的试金石。
许多手机行业人士看来,小米真正的创新在于电商销售,由于没有社会化渠道的包袱,小米的电商销售的确改变了传统社会化渠道销售的格局,电商引起的渠道扁平化大幅度降低了手机的销售成本,这才是小米这几年崛起的真正原因。
在互联网人士看来小米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MIUI,MIUI才是小米未来发展的基石,也是小米估值100亿美元的核心,没有了MIUI即使小米销量巨大,依然无法支撑起100亿美元的估值,据传2014年小米高层给MIUI团队的目标是用户超过1亿,而目前MIUI的用户只有3000-4000万左右。
单就手机运作而言小米与荣耀没有区别,一样的电商销售,差不多的配置、相似的价格,甚至购买人群也相差无几,媒体关注度可能荣耀稍差,不过也基本在一个量级。
区别在于小米MIUI和华为emotion,MIUI是小米的强项,也是雷军所宣传互联网思维的精髓,所谓“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核心,目前作为APP特别是游戏应用的推广平台,小米MIUI应当是是最高效的一个,emotion的目标可能与MIUI类似,不过对于荣耀而言的定位其实仅仅起到辅助的作用,MIUI是小米的卖点,而emotion只是荣耀的陪衬。
不过华为的优势在于手机研发,在于华为在海思芯片的巨资投入,如果说小米手机希望在互联网上建立核心竞争力,华为荣耀则希望在手机零部件上建立优势,这一点从两个公司的人员构成可以显露无疑,小米员工四千人,按照雷军的说法超过2500人在从事互联网服务,荣耀团队近千人,不过由于包括海思及基本研发平台在内的人员均与其他部门共享,投在互联网上的资源会远低于小米,不过从事手机本身研发的资源则远高于小米,如果说小米是希望建立MIUI的口碑,荣耀则希望建立手机本身的核心竞争力。
从成本方面考量,两者的差距其实没那么大,华为目前的整体销量远超小米,主芯片也是海思自研,说起来成本占优,不过华为手机研发的投入远超小米,人员成本会高过小米,专利虽然优势明显,不过在大陆市场销售这一点反而成为减分因素,几个方面相抵,相信荣耀与小米的成本相当,谁家也占不到便宜。
相同的定位、相似的成本、差不多的定价,一样的渠道、一样的媒体关注度,区别在于小米集中优势兵力发展互联网,而荣耀则发力芯片及手机本身,小米与荣耀的pk,其实一场互联网及手机本身不同模式、不同思维方式的竞争。是小米的互联网思维引领未来智能手机的发展,还是智能手机回归本源?也许未来一两年便见分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