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运营商拿到牌照后容易赔钱 原因是什么?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21ic通信网讯,昨天有媒体吐槽,有关注移动转售的企业表示,运营商给的利差空间有限,没得玩。
文中举例,运营商给出的短信结算价格是7分钱/条,流量是120元/G,语音资费是0.1元/分钟。这个价格确实比较高,查查中国联通上网卡套餐。
80元1G,150元2G,200元5G,300元10G,每个档次都低于120元/G。联通的流量标准资费为0.3元/M,上网卡套餐外资费为0.1元/M,120元/G分别相当于约40%和约1.2倍,这确实没得完。
0.1元/分钟的语音资费,目前运营商的套餐中大多已提供类似价格。而7分钱/条的短信,为标准资费10分钱/条的七成,但却是已高于运营商提供的某些套餐。此外通过选择运营商套餐,用户还可享受更多的交叉补贴(如免费短信XX条)。
月初,曾有文章说,移动转售申请者不靠谱,实体运营商(三大运营商)不靠谱,监管者不靠谱,所以移动转售不靠谱。我2日写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靠谱的移动转售来了》,介绍了部分移动转售申请者的动作。近日又有中国联通原市场部总经理周友盟已辞职,据说他的去向是正积极申请牌照的爱施德,而爱施德开出了三百万的年薪。这个数字不知道真假,不过可以证明的是,博主的多位运营商朋友接到了虚拟运营商或其猎头的邀请,有的甚至已经到岗,开始工作。只是牌照还没发,还不能公开宣传罢了。
回到今天的话题,造成结算资费高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曾经的某潜在虚拟运营商老大说过,做了虚拟运营,资费将只有三大运营商的六成,这明显不靠谱,只有知道了市场价格、运营商给出的价格,才知道能够降多少。而降多少,怎么降,才能吸引高更多的用户,也是需要精算的,价格只是吸引目标用户的一部分。现在走在前面的“虚拟运营商”(虽然还没拿到牌照),已经开始全国布局规划、市场调研、服务及资费、服务体系规划了。
也就是说,移动转售商不可能拿到极为优惠的资费。如果单纯靠挣差价,肯定只能是“辛苦钱”,如果考虑到在网络、推广等方面的投入,如果没有能够吸引到足够多的用户,很可能不仅挣不到钱,还要赔钱。
12但是,这并不是运营商开始如上面所列的高结算费的原因。造成该结算费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是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结算价格
此前执行的结算价格是,短信结算每条3分钱每条,语音结算6分钱每分钟(除特例),流量结算按运营商之间的带宽计。这一结算价格多年没变,也非常不合理,不过由于此前只有三大运营商,这里亏一块,哪里挣一块,大家都没什么意见。但引入转售商后,运营商必须考虑可能出现的套利行为,并保证自己的基本收益,这就是短信每条7分钱,语音每分钟10分钱的原因。我在九月说过,今年4季度-明年年初,是政策调整的时间窗,引入移动转售,也是推动这一调整的重要原因。到现在,工信部已对短信、语音、流量网间结算政策做了调整,并明确了今后将定期测算调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这也为运营商降低与移动转售商之间的结算价格提供了基础。
第二:目前的移动转售商与基础运营商之间签订的还是一个初步的条款简单的协议,基础运营商为避免移动转售商利用结算价格恶意“透支”,制定了较高的结算费。
也就是说,到目前双方还是互有忌惮的,这实际并不利于双方的合作。待年底工信部发放移动转售牌照,转售商拿出具体的资费套餐,基础运营商就有理由在结算价格上明显让步了。如,如果移动转售商某服务的流量都能限制在与其合作的基础运营商内,基础运营商可能以非常低的单价、月费包流量的形式,与移动转售商合作。
再回头看看移动转售试点的安排,工信部的安排是两个基础运营商至少选择两家移动转售试点的合作伙伴,到2015年底是移动转售试点期。国务院多次明确支持通信服务引入民资,加强市场竞争,促进信息消费,经济转型和社会进步。
到目前与三大运营商达成初步协议的合作伙伴都超过10家,且已有10家向工信部递交了移动转售申请,这已明显快于此前的预期。相信随着试点牌照的发放及具体实施的展开,工信部、基础运营商、移动转售商都会与时俱进,不断做出调整。移动转售商将在3G、4G业务和应用推广上,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最后送潜在的移动转售商,机会只会给有准备者。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