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复制的小米营销 互联网思维带来奇迹 董明珠底气十足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从米1到米3的行走路途中,小米模式一直是业界顶礼膜拜,相互学习和模仿,然而也是无法复制的,小米凭借自己独特的小米营销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神话,刚成立不到4周年的时间里销售业绩突破500亿,11月3日再次登次登上CCTV,12月12日,雷军被评为2013年度经济人物评,以及顿时家喻户晓的10亿豪赌的出现;从这些成绩事迹中再次证明小米的营销无法复制,互联网思维究竟意味着什么?
“小米模式能不能战胜格力模式,我觉得看未来5年。请全国人民作证,5年之内,如果我们的营业额击败格力的话,董总输我一块钱就行了。”雷军说。而坚信小米决不可能超过格力的董明珠,豪气地将这个1元赌局上升到了10亿元。
一场10亿赌局悄然落下
12月12日,2013年度经济人物评选结果揭晓。格力集团董事长,格力电器董事长、总裁董明珠和小米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均榜上有名。这两个人在行业里都给人印象鲜明,董明珠被称为家电女王,还亲自为在格力渠道销售的晶弘冰箱做起代言;而比她小15岁的雷军,则被米粉们称之为“雷布斯”。双方在颁奖现场,围绕小米5年内销售是否能够超过格力电器打起了赌。
董明珠与雷军之间的10亿赌局,再次引爆了传统制造业与互联网新经济在模式与思维上的冲突与碰撞。董明珠的底气从何而来?究竟哪一种模式才能走得更远?董明珠董总的言论代表了世上绝大多数不了解小米模式的人对小米最常见的误解。马云的一句话其实内涵真谛:营销是很容易被学的。后半句马云没说出来:到现在没人学的了小米的“营销”。
因为小米在用好产品、好服务和高性价比,取代了传统企业心中的“营销”。对于小米来说,所谓“营销”,是其创新商业模式所带来的摧枯拉朽般的竞争力下的一个结果,而非小米3年成就百亿美金估值成长的一个原因。
董总似乎执着于口舌之争,忽视了即使是格力,也没有从挖矿炼铁打井挖石油开始去准备格力空调的原材料。社会分工本就是现代商业社会商业合作的最基本模式。格力沉浸在自己的天地里太久了,是否忘了代工早就成为了现代商业经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各有擅长,分工合作,才是最大的共赢模式。
前店后厂的传统作坊模式早就在现代社会大生产的发展中被更新的,社会化协作程度更高的生产模式所取代,从丰田,到苹果,社会化协作生产在不断进化,不断细分,这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小米没有发明代工模式,小米只是在这个时代,选取了符合这个时代趋势的最新生产的方法。
12继续回到这个标题,媒体选择这个标题,是因为两人的对话中,董总说了这么一句:
"对方是信心满满,可能这个信心满满恰恰就是他的危机。我觉得刚才听他的陈述当中,他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共赢的思想,把所有的风险都转嫁给别人,如果卖不掉就变成库存,或者甚至什么什么样的问题,他只抓销售,卖掉就是我的,卖不掉就是别人的,我觉得他真正的危机在这里。"10亿底气的背后
不管是10亿赌约还是1亿赌约,对打赌双方来说都并不重要。参考上一个赌局的结局,很可能依然是双方一笑而过,甚至是合作的开始。重要的是,在这场大佬赌约的背后,依然是传统制造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与互联网轻资产运营模式之间所发生的碰撞冲突。而且,1年的时间过去,这种碰撞一直在持续升级。
在董明珠与雷军的唇枪舌战中,董明珠显得有些咄咄逼人,这个家电女王从朱董配时代便表现出的强势一直沿袭至今。雷军笑言,他从董明珠的眼睛里看到了杀气。
董明珠的底气
在她正式掌舵格力集团与格力电器的2012年,格力电器标志性地迈入了千亿俱乐部的门槛。而与其他家电企业纷纷发力电商不同,格力的渠道重点依然放在线下。
尽管今年年初董明珠曾对外表示,格力对于网上渠道会有打算,但一位熟悉格力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据他了解,格力现在只有网络销售部来负责B2C市场的销售,还没有一个专门的团队来建设电商渠道。
但是这是董总不了解小米在商业模式上创新的根源。她认为所有生产制造企业一定要有库存,库存风险你不担当,就是甩给了别人,就不是“共赢”。但是恰恰相反,互联网企业的兴起,电子商务大数据时代的营销,本质上就是通过数据挖掘的能力,去“消灭”库存。好吧,也许一时半会还不能完全消灭掉库存,至少,也要尽最大可能的减少库存风险。
董明珠底气十足么?难道紧紧是现有的纯在给她增添了些许,或许……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