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为何拒绝成为虚拟运营商?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虚拟运营商名单目前已基本确定。
21ic通信网讯,据媒体报道,入选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虚拟运营商企业共有30家,其中包括苏宁、国美、京东、阿里(万网在线)。从企业属性看,手机、家电渠道商和互联网企业颇受青睐。
在这个名单中,却少了腾讯的身影。此前它一直是外界眼中申请虚拟运营牌照的大热,但早在今年3月时,腾讯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已明确表示不会申请成为虚拟运营商。
在很多人眼中,有着庞大QQ和微信用户基数的腾讯,其实最接近于运营商这个角色。如果不是马化腾亲口否认,成为虚拟运营商已几乎被认定为事实。这也可以看成是外界对于打破目前国内电信业垄断局面的现实期待。那么腾讯为何拒绝这个可以减少行业冲突、确立新的利益分配格局的机会?是有如意算盘还是有难言之隐?
“虚拟运营商首先要在全国有众多门店,服务消费者,这一点腾讯不符合”,对于腾讯退出虚拟运营牌照申请的原因,飞象网CEO项立刚曾这样认为。
这仅是浮在表面上的解释。腾讯如果一心成为虚拟运营商,上面所述这些要求是不足以成为障碍的。之所以放弃,除了全球范围内虚拟运营商的成功案例少之又少外,腾讯显然还有其更深层的现实利益考虑。
加上经过多年的沉淀,腾讯早已成为了一个庞大无比的互联网帝国。上万名员工、数百个产品、几十条业务线,有着支付体系和电商平台,旗下微信用户数已超6亿,远高于电信和联通的移动用户数,而且具备短信、语音通话能力及号码资源。
IT商业新闻网记者在浏览工信部于今年5月公布的《移动通信转售业务试点方案》时看到,其中明确要求,“移动通信转售企业不自建无线网、核心网、传输网等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移动通信转售业务为第二类基础电信业务,比照增值电信业务管理”。这意味着,成为虚拟运营商后,开展业务需要依赖电信运营商才有生存空间。“比照腾讯QQ和微信与运营商的种种冲突,腾讯当然不可能按照方案中要求的去做”,一位通信专家说。
此前,腾讯面向用户研发和推出各式应用,用户使用这些应用需向电信运营商支付流量费用,腾讯在这些环节中,均无需向运营商支付宽带和运营商网络费用,这是引发冲突的根源。假设腾讯获得虚拟运营牌照,其与运营商的关系就产生了变化,腾讯就相当于成了一个租赁电信运营商网络的固网承包商,只能按照运营商的规定来支付宽带、移动网络等各项费用。至于运营商大倒苦水的OTT业务,也就有了整治的办法,例如对微信这样的应用进行业务分类,严格限制特定业务接口,对腾讯寄于无限厚望的微信收费也就成为了可能。腾讯将由此陷入被动局面。
虚拟运营商与SP(增值电信业务)类似,也加重了腾讯的顾虑。回溯过去,2000年时,内地几大门户网站依靠运营商展开了SP业务,当时TOM甚至因此而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创业板和美国纳斯达克两地上市,此后SP行业逐渐壮大。后来随着运营商对SP的管制加大以及中移动由此产生的腐败黑幕等等之后,SP行业进入了寒冬时期,苹果掀起移动互联网浪潮之后,更加剧了SP商退出历史舞台的速度。从SP行业的衰退与电信运营商收紧业务入口直接相关的角度上看,有些人认为,现今开放电信市场,也成为了一个“局”。这恐怕也是腾讯拒绝的原因所在。
“获得虚拟牌照之后,也许腾讯会更自由,有更多的空间去发展自己,但也有可能是,它要付出更高的成本,接受更多的掣肘,可能要承担更大的风险——无论是经济层面,还是政策层面”,有分析这样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