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亿凭什么?小米手机的营销三法宝!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本文来源于@veryls的微博,@veryls为北京吾诺普科技有限公司NOP创始人。下文精选编辑了文中对广大创业者有借鉴意义的小米手机的“媒体选择、形式节奏、营销闭环”的营销之道。
21ic通信网讯,“小米手机“双11”5.5亿的成绩让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但@veryls觉得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两点:小米原价参加“双11”和0点30分开场,这两点任何一条都是特例,阿里给了小米如此之大的迁就。而且据我所知,采销式电商渠道通常的手机销售毛利率在10%左右销售,而它们销售小米手机上一代产品毛利率不到1%。
那么,问题来了,小米凭什么?答案是“卖期货”和“过度营销”。
卖期货这事谁都能干,但要想卖到供不应求,要想做出超出目标用户预期的产品,这背后是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小米奉行的是一款产品打天下的原则,一款产品的生命周期长达12个月,更容易投入大量的研发成本做出令人惊艳、超出消费者预期的产品,对产品持续的营销曝光和对产品升级改进的投入,这些成本都可以通过相对长的周期、持续的规模收入收回。简单来说,就是对一款产品越专注,投入力度越大,那么这款产品的爆发力也就越强,持久力和生命力也就越长,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就越强。
“过度营销”:
被人云亦云的小米式过度营销,在@veryls看来是最接地气儿的营销手段。它包括3个方面:媒体选择、营销节奏、营销闭环。
先说媒体选择,传统3C厂商们一贯的主战场是行业垂直媒体,面对的是这些媒体的主要受众:爱好者和渠道商。而如今3C产品早已大众化、电子化,在高度碎片化分散化的社会化媒体时代,小米果断地选择了社会化媒体为主战场,从微博到微信,从百度知道到QQ空间。
在营销节奏上,传统营销基本是昙花一现,有爆发力无持久力,而小米则在一年四季不断制造话题以维护关注力(产品按周升级其实就起到了这个作用)。就拿最近的双11来说,5.5亿的销售额对别家是个天文数字,对小米也就是全面目标的2%不到。那么小米参加并相当重视双11的目的是什么?制造大话题!“双11”战果的传播意义远大于其销售意义。小米模式中营销节奏是个相当重要的环节,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产品的生命周期:一旦无声,很快无命。
营销闭环:
传统厂商们从产品研发到上市造势到销售交付基本就算完成了整个环节,而小米式则以终为始,从微博(抓客)到官网(交付),从产品到社区(留客)和微信(CRM),再从社区和微信返回到微博,从线上到线下,发布会、米粉节、同城会甚至小米之家凝聚了小米用户,从线下到线上,这种凝聚又在线上形成了新的传播点。使用户不断听到,不断看到,不断用到。
用户模型是个沙漏,一是取决于用户获取能力有多强,二是取决于用户流失率有多高。小米完整的营销闭环使其具备很强用户获取能力的同时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用户的流失。这也是为啥小米式的用户线上线下无所不在,而那些传统友商们的用户却最多只在QQ群里。
总之,小米是一家消费品公司。或者用另一个更好理解的说法:苹果是艺术品,小米是消费品,其它绝大多数传统3C品牌则是半工业品,而现在大量的互联网硬件产品则大多延续着半工业品的思路和模式,这也是为何继小米后几乎找不到另一个“小米”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