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提案移动支付 将成主流待产业链协同发展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3月10日消息(齐鸣)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社会信息的流通交互方式变得更加移动化和智能化。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新兴电子支付方式,移动支付不仅满足了电子商务及零售业的发展,而且在推动经济转型、满足人们生活需要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廖仁斌就此进行了提案。
廖仁斌认为,移动支付是促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建设网络强国的需要,同时也是服务民生,带动社会经济运行效能提升的需要,更是适应电子化交易支付体系运行趋势的需要。
“智能手机已经成了人们的第六感官,可以说,基于手机的移动支付一定是最近几年支付的主流。”
据统计,2013年我国手机用户已突破12亿,智能手机用户数超过5亿,是世界最大的移动市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及O2O电子商务模式的兴起,手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通信工具,更成为一种重要的支付工具。
来自中国人民银行2014年2月发布的《2013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2013年移动支付业务保持高位增长,支付笔数为16.74亿笔、金额为9.22万亿,分别同比增长212.86%和317.56%。移动支付已成为网络经济时代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推动我国移动支付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健康发展,离不开积极的政策引导、统一的技术标准、互联互通的受理环境、安全可信的基础设施、开放共享的多应用管理平台等基本条件。为了应对新挑战,把握新机遇,促进移动支付产业进一步快速发展,廖仁斌对此提出了五条建议。
第一,政府做好顶层设计,实现产业链协同发展,建议政府将移动支付产业纳入国家重点扶持创新产业,制定移动支付产业发展顶层设计规划和发展指引,找到适合本国的移动支付发展路径;通过政府有力引导和扶持,实现移动支付产业链上下游合作共赢。“可由电信运营商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联合银行机构、手机制造商、第三方支付公司等企业,从技术、标准、运营及应用全方位创新促进移动支付产业和谐有序的发展,努力推进移动支付联网通用并实现与国际标准的有效衔接,促进产业资源共享、联合发展。”
第二,尽快完善安全问题,保护消费者权益。安全是移动支付首要解决的问题。当前移动支付相关标准体系虽已初步建立,但在涉及支付安全方面的技术标准、服务标准方面仍属空白。为了切实保护好消费者权益,建议国家在加快制定移动支付服务平台规范等重要标准、指导产业链各方深入开展移动支付标准化建设、提高移动支付技术安全性的同时,在政策和资金方面给予支持,研究启动安全可信基础设施建设,为产业各方搭建共同信任的秘钥体系和空中传输通道,提供移动支付安全模块与应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引导和规范产业链各方科学、合理、有序参与,为移动支付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为移动支付联网通用、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撑。
第三,完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建设,提供良好市场环境。建议在坚持鼓励创新的同时,完善移动支付监管体系的建设,为移动支付业务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特别要加强对移动支付市场不正当竞争的监管,以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要加强对金融类业务的监管以维护国家金融安全。同时,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明确相关法律责任。
第四,推动典型移动支付应用场景和受理环境建设,培养用户消费习惯。建议大力推进以移动手机为载体的便民应用支付体系建设和典型应用推广,实现移动支付多渠道、多方位的“3A”服务(Anytime/Anywhere/Anyway)。一是要规范并推动建立可信服务管理平台,并以此推进账户信息标准化写入、应用管理、资源整合、利益协调和标准制定等工作,特别是对关系民生应用类的场景如水电煤有线电视缴费、公交地铁乘坐、加油等,需明确统一接口并面向社会开放。二是要推动电信运营商、银行、银联联合打造收单环境,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低成本的收单服务,提高资源使用率和用户感知度。三是要发挥电信运营商在农村地区的网络资源优势,解决农村金融服务缺失问题,将惠农补助发放与手机支付相结合,打造典型应用环境。
第五,尊重创新精神,允许百花齐放。移动支付结合了移动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电子商务技术、金融行业等相关技术,具有明显的跨行业技术特点。因此,政府需要鼓励电信运营商、银行、银联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强合作,创新移动支付产品和服务,进一步探索移动支付业务服务社会和百姓的办法和途径,在法律法规的约束和有效的监管下,鼓励服务、业务、商业模式创新,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