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廖仁斌:大数据堪称世界第四大权利 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3月10日消息(齐鸣)作为两会代表的一名老兵,中国电信湖南公司总经理、党组书记廖仁斌再次向会议提出了多项议案,其中,关于加快启动国际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建议首当其冲,廖仁斌认为大数据之于国家的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战略高度。
“如果说陆海空是世界三大权利,那么大数据就是世界第四大权利。”廖仁斌说:“当今世界,数据开放和全球大社会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大数据将会像土地、石油和资本一样,成为经济社会运行中的根本性资源,未来对大数据的占有和控制甚至将成为陆权、海权、空权之外的另一种国家核心资产。
据第三方数据指出,2013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超过0.8ZB(相当于8亿TB),相当于2009年全球的数据总量。预计到2020年,中国产生的数据总量将超过8.5ZB,是2013年的10倍。由海量信息构成的大数据,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发展,同时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对未来信息产业发展乃至国家安全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正成为世界各国争相挖掘的天然“富矿”。
2010年11月,欧盟通信委员会向欧洲议会提交了“开放数据:创新、增长和透明治理的引擎”的报告,以开放数据为核心,制定了应对大数据挑战的战略。2012年3月,美国政府发布《大数据研究和发展倡议》,宣布投入2亿美元推动大数据提取、存储、分析、共享、可视化等领域的研究,并与历史上的互联网和超级计算机研发相提并论,将“大数据战略”上升为国家意志。英国、日本、德国、加拿大、印度等国也纷纷效仿,推出大数据应用相关的战略研究。因而,廖仁斌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是适应国际信息化发展趋势、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正处在全力迈向信息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时期,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已拥有6.18亿互联网用户,几乎是美国的两倍;拥有超过12.29亿部手机,是美国的3倍,但每年的新增数据量却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所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是数据大国,但还不是数据强国,我国缺乏的不是可供收集的数据,而是对于大数据收集、分析、应用及有效管理的手段和意识。
“首先,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是落实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促进新型信息消费的重要举措。”作为两会代表的廖仁斌曾经是第一位向大会提出将宽带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代表,5年后这一议案终于在去年变为现实,廖仁斌笑称,希望5年后,大数据也会成为中国的国家战略。“不过,最好的时间窗口还是现在,我国对于大数据的关注并不算晚,现在看来还仅仅是与美国和日韩有一定的差距,可以说是机不可失时不我待。”
推动大数据的发展不仅仅是国家战略以及国际竞争的需要,它也将切切实实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并加速经济发展转型。大数据是继传统IT之后下一个创新、竞争和产业发展的前沿,据有关机构预测,2014年全球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61亿美元,比整个IT市场的发展速度快6倍。
大数据在经济领域所影响的不是某个特定行业,而会波及所有行业,将会在未来10年改变几乎每一个行业的业务功能与应用模式,尤其是那些率先迈入数据密集型、基于知识创新、个性化要求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如节能环保、生物工程、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将发生质的飞跃。作为全球大数据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未来我国大数据潜在市场规模预计将达2万亿元。发展大数据及其相关服务业,不仅可以创造出巨大的潜在价值,激发源源不断的内需增量,而且通过信息生产力与先进生产方式的相互促进,将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和运行机制深刻转型。
“大数据的应用不仅仅是商务,作为一项巨大的系统性工程,其发展还涉及到国家、产业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参考欧美、日韩等国的经验,必须有强有力的国家行为来推动。为此,特提出实施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的几点具体建议。”廖仁斌说。
第一,尽快启动我国大数据发展的国家战略。中国作为数据大国、人口资源大国,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通过持续加大对大数据的基础研究与应用投入,很有可能在这一领域领跑全球,问鼎诺贝尔奖项。
第二,强化治理构建国家级大数据标准化体系;第三,建立政府和社会联动的大数据形成机制;第四,加速推进大数据在重要领域的应用示范;第五,积极鼓励和扶持基于数据的创新和创业;第六,加快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立法;第七,大力倡导科学理性的数据文化。
当前,国家已深刻认识到大数据对于推动未来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升信息时代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意义,大数据以其巨大的商业价值正在成为推动信息产业变革的新引擎,并已在电信、智慧城市、电子商务及社交娱乐等行业出现规模化应用,我国大数据市场即将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廖仁斌再次强调:“现在是启动大数据国家战略最好的时间窗口,机不可失时不我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