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低端PDA“芯”向何方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电子辞典属于PDA(个人数字助理)中的低端产品,但它在PDA产品中的销量最大。赛迪顾问的统计显示,去年电子辞典在国内一共销售了300万~400万台。名人电脑科技有限公司有关人士介绍说,虽然许多PDA的功能已经融合到手机中去,但英语学习等功能仍然融合不到手机中,这使得电子辞典仍占据PDA产品的主体市场。
电子辞典是按键式的,它的功能包括查单词、电话/名片、计算等,价格便宜的一般为100~200元,贵的要700~800元,价格高的产品一般有更大的显示屏和存储器。
电子辞典的方案一般由厂商自己设计,其内部有CPU、存储器、电源控制、LCD驱动、发音等芯片。据快译通、联想等整机厂商介绍,电子辞典用CPU一般是8位或16位的,主要有显示、按键等简单控制功能,日本东芝、夏普、爱普生,我国台湾省矽创等厂商的产品用得较多。此外,电子辞典用存储器在全球有100多家供应商,电源控制芯片全球有上千家供应商,各家产品的性能都差不多,采购时最重要的是产品的价格。
据整机厂商反映,国内厂商可以提供电子辞典用芯片,但芯片价格较高,缺乏竞争力。
据介绍,电子辞典因面向学生市场,价位不能太高,因此,其功能很难再有创新和突破。也有厂商表示,电子辞典将更加实用化,更符合考试和学习的要求,它要向具有复读、下载等功能的产品发展,这要求CPU等芯片要有更强的功能。
中端PDA:MP3/摄像头芯片需求增大
据赛迪顾问统计,中端PDA去年在国内销售了125万台。中端PDA是笔触式产品,具有个人事务助理、英语学习、计算、资料、游戏等功能,价位从500元到1000多元。有厂商表示,中端PDA属于礼品市场,不像电子辞典那样属于学生必需品,所以这块市场受到来自掌上电脑、手机和电子辞典等产品的挤压。
对此,几家整机厂商采取以下举措试图突破这一现状:
一是推出带MP3功能的娱乐型PDA,如联想去年推出的天玑E316。这类PDA在技术上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通过软解码,这要求PDA的CPU要足够快,至少是32位的;另一种做法是硬解码,在16位机中加入一个MP3解码芯片。目前MP3解码芯片有几十种,其中用的比较多的有TI、Sigmatel、飞利浦等厂商的产品。有厂商认为,这类PDA会向更小、更轻、更薄的方向发展。联想今年下半年就要推出一款新产品,只有扑克牌大小的三分之二。
二是加强学习功能的PDA,例如恒基伟业推出的记易宝。这类产品可以到指定的网站下载考试题,具有复读功能,可以练习口语,可以辅助背单词,有互动学习的功能。但这种PDA一般是通过软件来实现功能上的突破,不需外加芯片。
三是通过外加CMOS摄像头,使PDA具有数码相机功能,但这类产品的摄像头不具备太高的像素。恒基伟业和快译通都推出了这类产品。
中端PDA中的CPU一般是16位或32位的,它一般占整体成本的十分之一,东芝、摩托罗拉等的产品比较流行。东芝在这方面属于后来居上,据介绍,它的产品性价比较好,功耗较低。在存储器方面,中端PDA一般采用1M到4M的Flash,大的可达8M。如果具有MP3功能,Flash一般要64M,而128M正逐渐成为主流。在显示屏方面,分辨率为160*160的黑白屏约占整体成本的三分之一,日本和我国台湾省厂商的产品居多。
在新需求方面,MP3芯片(如果该PDA是32M内存)会占整体成本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对于CMOS数码摄像头芯片,10万像素的产品成本很低,而30万像素的CMOS摄像头要占整体成本的六分之一。
被采访的国产PDA整机厂商都表示,在中端PDA中,除了一些电阻、电容等无源元件采用国内厂家的产品外,主要的芯片都采用日本、美国等地的产品。整机厂商表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他们不知道有国产的主芯片;二是中国加入WTO后,进口这些芯片一般是零关税,这使得芯片的价格比国内产品更低;三是信息家电产品要经过3C认证,整机厂商还不敢轻易采用国产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