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已成我国IC产业投入产出最密集地区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新华网上海10月3日电(记者李荣)中国科学院院士邹世昌近日在上海说,长江三角洲地区已经成为我国IC(集成电路)产业投入和产出最为密集的地区。待度过产业成熟期后,这一地区有望成为世界级IC产业基地。
邹世昌估算,目前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的IC产业产值在100亿元左右,在全国占到60%。我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新上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大部分都落户在长三角,这里集中了全国近六成的集成电路制造企业。7个国家级IC设计产业化基地有3个位于长三角地区,集中了全国近一半的设计产业产值。
在全球IC产业前两年出现市场低迷的背景下,我国IC市场保持了稳定增长,年市场规模已达1800亿元。不少国际咨询公司认为,我国将成为全球除美国之外的第二大集成电路消费市场。
据苏浙沪三地IC行业协会提供的材料,目前我国集成电路产品市场的进口依赖还相当严重,在1800亿元的年需求规模中,只有200亿元可由国内企业满足,其它的都依赖于进口。由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明显的成本优势,国际上IC生产线和新的投入在向我国转移,而长三角是此类投入的最大“热点地区”。据统计,长三角IC项目中,外资及中外合资项目占到七八成。
邹世昌分析,产业链完整、相关企业的集聚,是长三角IC产业今后发展的最有利基础。全国IC设计企业相当一部分分布在长三角;昆山、松江和张江等地IC制造企业分布集中,同时有相当的封装、检测等配套企业“环绕”在它们周围。“这是做大IC产业的最佳产业格局”。
我国IC产业尚处于起步及成长期。所以业内专家认为,目前最重要的还是鼓励“产业发展”,在一定的产业政策、市场规则和战略布局的指导下,尽快壮大这一产业。
专家估计,到2005年,我国IC产业的年产值可增至600亿元,市场需求规模可达到3000亿元。目前在我国投入较为集中的是6英寸和8英寸的芯片生产线,顶级技术的12英寸芯片生产线还是空白。作为源头的设计产业还有待更快地发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