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赢利状况未达标 上市计划被迫延迟
扫描二维码
随时随地手机看文章
分析师认为,诉讼事件和赢利状况未能达到香港上市要求,使得中芯上市将有可能拖到年中,而此次向四大银行成功贷款2.85亿美元的举动,虽然增加了中芯一定的资产负债率,但同时能提高其现金流量和对高回报项目的投入,以此来坚定投资者信心,度过上市难关
好事多磨,中芯国际的上市正是印证了这句俗语。这个神速发展起来、有着让人眼红的业绩的新兴芯片企业,在上市前遭遇了其强劲对手台积电的重拳出击,进入资本市场的大门前突现了一道鸿沟,上市计划不得不延迟。
尽管如此,中芯依然步步为营,丝毫没有放慢筹备上市的脚步。近日,中芯国际又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以及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四家上海市主要银行,签订了总金额2.85亿美元的联合贷款合同,并已完成与摩托罗拉天津芯片厂的资产转移。
分析师认为,中芯上市延迟已成定局,将有可能拖到年中,资金不足和台积电诉讼成为主因。此次贷款表面上看与上市无关,仅仅是为了扩充产能,但实际上此举将缓解中芯资金饥渴,为上市作好充足的资金储备,以增强投资者信心,度过上市受阻的难关。
2.85亿贷款为哪般
根据中芯国际公关部人员的解释,此次中芯国际融资金额为2.85亿美元,贷款期限为五年,主要用于扩充上海的三座八英寸芯片厂的产能,而与上市毫无关系。另外,此贷款允许分期提款,使中芯国际可以灵活调度资金,帮助中芯国际的持续发展。
不过,易观国际咨询上海分公司总经理于辉则认为,中芯的此次贷款并不单纯是为了扩充产能,在上市受阻之际,中芯迫切地需要资金输入,不惜以巨额贷款增加负债率,来增加现金流和开拓新的投资项目,从而给投资者树立更完善的形象。
在此之前,2001年12月,中芯国际曾向四大银行签订了第一次联合贷款协议,当时融资金额为4.8亿美元,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贷款数额。据易观的于辉介绍,中芯2001年的那次贷款,本息加利息的还贷将从2004年开始,而中芯过去三年内还没有赢利,因此,在上市之前,中芯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可想而知。
任何一个企业想成功上市,投资者会有三个衡量标准:未来几年稳定的现金流量,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以及高回报的投资项目。一般企业在上市前是不愿意有大量贷款的,因为那样会增加资产负债率,对投资者信心产生负面影响。但是于辉表示,对于中芯这个迅速崛起又必须高投入的企业来说,上市前不可避免地要经历这个大量贷款的过程。
如果中芯这次不贷款,就必须拿手头的钱来还贷,这样就没有了稳定的现金流量,也没有了资金用于有吸引力的投资项目,势必更加影响上市。尽管中芯国际一再强调,贷款仅用于扩充产能,但据分析师预测,中芯这次2.85亿美元的贷款,用于扩张生产线只是其中一项用途,另外一部分贷款将用于2001年那次贷款的还贷。其实,中芯贷款虽然增加了一定的资产负债率,但同时能提高其现金流量和对高回报项目的投入,舍弃一项标准来增强另外两项标准的优势,以此来坚定投资者信心,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上市时间仍未确定
就在中芯国际逆境中积极筹备为上市铺路之时,来自香港资本市场的消息说,中芯国际10亿美元的港、美两地上市融资计划,将由今年2月延迟至3、4月。对此,中芯国际不予任何表态。
中芯国际一直颇受投资者青睐,在两次巨额贷款之间,去年9月,还完成了新一轮融资,以私募方式发行新股集资约6.3亿美元。新一轮投资者除了包括原有股东如上海实业、汉鼎亚太、华登国际、Temasek,以及以祥峰实业为首的新加坡集团之外,还包括新的投资者如美国著名的创投公司NewEnterpriseAsciates(NEA),以及北大微电子(香港)和其他策略投资人等。此次赴香港及纳斯达克上市,业界本来十分看好,但是,台积电的诉讼一案拖了中芯的后腿。
台积电的诉讼案给中芯上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降低了投资者对中芯的信心,即使成功上市,也势必会影响中芯的上市价格。更何况,中芯的目标不仅停留在香港主板上市,它还希望能顺利踏上美国纳斯达克的征途,但偏偏台积电是在美国起诉中芯的,这对中芯赢得纳市的欢宠无疑是泼了一盆冷水。
尽管中芯始终不表示上市的确切时间,但是业界认为其延迟上市已成定局。于辉表示,中芯如果想在国际资本市场上讨得投资者的欢心,就必须等台积电一案最终解决之后,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再上市,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的上市效果。而台积电的案子不是马上就能解决的,因此于辉认为,台积电的上市有可能会拖到年中。
除了台积电的影响之外,中芯上市日程受影响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要等待证监会通过新法例,批准这家未具有3年盈利业绩报告的公司,在香港主板上市,这个审核过程也放缓了中芯上市的步伐。
赢利为时不远
虽然中芯上市的计划被迫延迟,但是在芯片市场回暖的2004年,中芯强大的生产规模以及日益提高的业绩,还是被业界所看好。
由于信息家电的走红,芯片需求近年将大幅上升。市场研究机构Gartner最近发布消息说,全球芯片和半导体设备市场在2004年将比2003年分别增长20.1%和35.9%。而来自赛迪顾问的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IC市场规模将达到2280亿元,比2003年增长24%。
如此巨大市场的存在,中芯迫不及待地希望能够上市融资,扩大产能。而台积电2月1日也对外公布,今年台积电将增加一倍的资本支出,总支出额将达到20亿美元,其中,用于扩大生产规模的投入为15亿美元。
中芯凭借生产线的不断扩建,其生产规模已经进入全球芯片制造厂前五名,但分析师表示,中芯的实际交货能力还没有进入前五名,它与台积电还有一定的差距。市场的开拓将成为中芯国际能否取代台积电的关键性因素,在台积电先入为主已拥有大量客户的情况下,中芯国际想争取更多的客户,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不过,易观咨询的于辉认为,中芯国际在研发上的投入非常大,这也为它抢占市场打牢了基础,而且中芯国际通过与摩托罗拉进行资产转移的合作方式来获得大客户,也是中芯一个成功的市场拓展的例子,说明中芯的运营模式越来越成熟,所以,中芯的发展潜力很大。
而关于中芯何时赢利一直是备受关注的议题,尽管中芯国际一直未公开过其业绩,但是据于辉预测,中芯现在已经离保本点很近了,开始赢利的时间大约会在2005年。